可视化导论 - 第五章 时空数据可视化 - 学习笔记

本文是关于时空数据可视化的学习笔记,涵盖了从一维标量数据到多变量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包括颜色映射、等值线提取、三维数据的等值面绘制和直接体绘制,以及时空数据的多种可视化策略,如时间线、日历图和动画显示法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5章 时空数据可视化

5.1 一维标量数据可视化

一维标量数据通常用二维坐标图或折线图来可视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制作坐标图时要注意:

  1. 数据转换
    对输入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生成新的变量,可以方便用户更好地观察数据。例如,人类感知系统最容易辨别的数据分布是线性趋势。

  2. 坐标轴变换
    通过对坐标轴的变化,可以将数据的某些性质更清晰地展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曲线拟合
    通常一维标量数据用离散的点和折线表示。在特定情况下,把离散的点拟合成曲线更能体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5.2 二维标量数据可视化

5.2.1 颜色映射法

常用于二维标量数据可视化。
第一步建立颜色映射表。颜色映射表中含有一个序列的颜色值。
第二步将标量数据转换为颜色表的索引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2 等值线提取法

通常用来提取二维标量数据中的某个特征,展示和分析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地图等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