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ump相关概念
standard(production) kernel 生产内核 ,是指我们正在使用的kernel。
Crash(capture)kernel 捕获内核 ,linux系统崩溃后使用的内核。
Kdump需要配置两个不同目的的kernel,其中一个我们在这里称作standard(production) kernel;另外一个称之为Crash(capture)kernel。生产内核是捕获内核服务的对像。捕获内核会在生产内核崩溃时启动起来,与相应的 ramdisk (虚拟内存盘:将内存模拟成硬盘的技术)一起组建一个微环境,用以对生产内核下的内存进行收集和转存。
什么是kdump
Kdump 的概念出现在 2005 左右,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内核转存机制,主要是用来捕获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
kdump 的优势
高可靠性
崩溃转储数据可从一个新启动内核的上下文中获取,而不是从已经崩溃内核的上下文。
kdump的实现原理
kdump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组件:kdump和kexec
kdump 使用 kexec 启动到捕获内核,以很小内存启动以捕获转储镜像。生产内核保留了内存的一部分给捕获内核启动用。由于 kdump 利用 kexec 启动捕获内核,绕过了 BIOS,所以第一个内核的内存得以保留。这是内核崩溃转储的本质。
简单来说,standard kernel会正运行时发生crash,而crash(capture) Kernel 会被用来捕获production 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
什么时kexec
kexec 原来的目的是为了节省 kernel 开发人员重启系统的时间,谁能想到这个“偷懒”的技术却孕育了最成功的内存转存机制。
kexec 是一个快速启动kernel的机制,它运行在某一正在运行的kernel中,启动一个新的kernel(这里是crash kernel),而且不用重新经过BIOS 就可以完成启动。因为一般BIOS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大型并且同时连接许多外部设备的Server上的环境下,BIOS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它包括 2 个组成部分:一是内核空间的系统调用 kexec_load,负责在生产内核(production kernel 或 first kernel)启动时将捕获内核(capture kernel 或 sencond kernel)加载到指定地址。二是用户空间的工具 kexec-tools,他将捕获内核的地址传递给生产内核,从而在系统崩溃的时候能够找到捕获内核的地址并运行。没有 kexec 就没有 kdump。先有 kexec 实现了在一个内核中可以启动另一个内核,才让 kdump 有了用武之地。
如何访问捕获内存
在内核崩溃之前所有关于核心映像的必要信息都用 ELF 格式编码并存储在保留的内存区域中。ELF 头所在的物理地址被作为命令行参数(fcorehdr=)传递给新启动的转储内核。
在 i386 体系结构上,启动的时候需要使用物理内存开始的 640K,而不管操作系统内核转载在何处。因此,这个 640K 的区域在重新启动第二个内核的时候由 kexec 备份。
在第二个内核中,“前一个系统的内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
1. 通过 /dev/oldmem 这个设备接口。
一个“捕捉”设备可以使用“raw”(裸的)方式 “读”这个设备文件并写出到文件。这是关于内存的 “裸”的数据转储,同时这些分析 / 捕捉工具应该足够“智能”从而可以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正确的信息。ELF 文件头(通过命令行参数传递过来的 elfcorehdr)可能会有帮助。
2. 通过 /proc/vmcore。
这个方式是将转储(生产内存)输出为一个 ELF 格式的文件,并且可以使用一些文件拷贝命令(比如 cp,scp 等)将信息读出来。同时,gdb 可以在得到的转储文件上做一些调试(有限的)。这种方式保证了内存中的页面都以正确的途径被保存 ( 注意内存开始的 640K 被重新映射了 )。
kdump的实现流程
kdump的安装配置
目前RHEL 5、6和SLES 10 linux distribution都会默认安装kdump。
但是我们还是首先简单了解下安装kdump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需要在编译standard(production) kernel 之前,需要指定kernel crash dumping 相关的一组compile 选项
其次,需要在编译好的standard kernel之上,安装kernel-kdump package,这个package包含了crash(capture)kernel,crash kernel在standard kernel crash的时候被启动,因此提供了环境用来capture正处于crash中的standard kernel的dump信息。
软件包说明
package name package info
kdump kdump软件包
kexec-tools kexec 软件包,kdump用到的各种工具都在此包中
kernel-debuginfo crash analysis package 用来分析 vmcore 文件
配置Kdump:
1 确定kdump相关的package已经安装好:
[root@bl25p-19 sysconfig]# rpm -qa | grep kdump (rhel7 中默认已安装)
system-config-kdump-1.0.14-4.el5
[root@bl25p-19 sysconfig]# rpm -qa | grep kexec
kexec-tools-1.102pre-126.el5
[root@bl25p-19 sysconfig]# rpm -qa | grep debuginfo (rhel7 中默认已安装)
kernel-debuginfo-common-2.6.18-238.el5
kernel-debuginfo-2.6.18-238.el5
配置grub,在启动时为内核传递参数,来告知内核如何为crash kernel预留内存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2.6.18-238.el5)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18-238.el5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crashkernel=128M@16M #(XXX@YYY, xxx为大小, yyy为offset)
initrd /initrd-2.6.18-238.el5.img
配置/etc/kdump.conf,来设定crash dump最终为存在何处,具体参见man 5 kdump.conf。默认是存放在/var/crash/[crash generated date]/vmcore
4 设置kdump服务开机是自动启动
systemctl enable kdump #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start kdump # 启动kdump服务
5 可以通过 kexec 加载内核镜像,让系统准备好去捕获一个崩溃时产生的 vmcore。可以通过 sysrq 强制系统崩溃。
echo “c” > /proc/sysrq-trigger
这造成内核崩溃,如配置有效,系统将重启进入 kdump 内核,当系统进程进入到启动 kdump 服务的点时,vmcore 将会拷贝到你在 kdump 配置文件中设置的位置。RHEL 的缺省目录是 : /var/crash;SLES 的缺省目录是 : /var/log/dump。然后系统重启进入到正常的内核。一旦回复到正常的内核,就可以在上述的目录下发现 vmcore 文件,即内存转储文件。
可以使用之前安装的 kernel-debuginfo 中的 crash 工具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