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应用实例教程
单片机串行通信基础
串行通信原理
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中数据位被逐个按顺序传输,通常通过一条信号线完成。这种通信方式在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减少所需的硬件线路,从而节省成本和空间。串行通信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类型:
-
异步串行通信:数据位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而是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界定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每个数据包通常包含一个起始位(低电平),5到8个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可选),以及一个或两个停止位(高电平)。
-
同步串行通信:数据传输由一个共同的时钟信号控制,数据位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被采样。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因为不需要额外的起始位和停止位来界定数据包。
示例:异步串行通信数据包
假设我们使用8位数据位,无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数据为0x55
(二进制01010101
):
起始位 | 数据位 | 停止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