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老家是江西的,在大学混了3年多,基本上都是玩过来的,在大学四年的候,对于未来的道路,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因为自己学的是信息专业,班上一半人想从事金融个管理方面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就是从事IT,一部分装备考研,当我时算是剩下的那部分没有方向,很迷茫的那波人,然后家里也催着让我报考公务员,说工作稳定之类的,而且会计征考了2年都没有考到,甚至英语4级证书都是年年考,年年挂,所幸大四的时候因为恋爱,和现在的老婆在一起了,所以动力漫满满地,还是勉强考过了,而且考到了一个数据库工程师证书。当时心里也知道,金融和考研我是不太可能的了,然后管理也觉得自己不太靠谱,也就是剩下从事IT了,老实说,大学也学了C语言、汇编。C++,java等,当编写的代码能运行成功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成就感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就选择为了一名苦逼程序员了。
从学校出来,便留在了上海,想要创出一番事业,像模像样的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一时间机会多、工资高等种种美好的憧憬闪耀在眼前,当我还沉浸在幻想之中的时候,一盆冷水把我内心的火苗浇的差点熄灭,这盆冷水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那一年,和如今应该是差不了太多的,几百万的求职大军,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你得足够优秀,我当时自认为自己还算比较优秀的那一种,因为毕竟在学校里我也做过学生会副会长,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但是事实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直到我面试了十几家单位之后,才有一家小公司有接收我的意向,我没有立即答应,因为虽然碰了很多壁,但是第一份工作我不想这么将就。终于,在接下来的一周,又有一家公司对我表示了认同,遗憾的是,规模也不大,与我所想甚远,但比较而言,优于第一家。
我本想找一个较大的平台施展自己,可是一系列的拒绝让我的信心直线下降,继续找下去的勇气几乎已经磨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入职第二家公司,其实真实的想法是:差的总比没有好,学习一下经验也不错,等我nb了再跳槽。于是我带着自己学校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程序员。
不多,实习第一个月我拿到了5000块,乐呵呵的从宿舍搬了出来,想着以后终于有自己的小天地了,真好。跟着中介一看租房价格,傻眼了,3000块,小单间(这时候觉得学校就是天堂),真怕跟女朋友做点苟且之事都怕把床震塌了(哦,忘了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