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or社招到底如何选?应届生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问题?别急,先摆好心态。

这篇就业指南针对应届生就业问题,指出就业困难是常态,建议拥抱变化,积极准备。文章强调心态的重要性,提供校招社招的准备建议,包括关注论文发表、实习经历和研究项目,以及了解校招流程。即使未通过校招,仍有社招机会,关键在于不断学习和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是给我学员的一篇就业指南《心态篇》,如果你是应届生准备就业或者目前在职面临跳槽等就业问题,也可以作为参考。

史上最难就业季?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放大了一个问题就是年年毕业季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就业是在全球都存在的问题而且一直存在,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比如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好就业吗?那十年前呢?或者在别的地区或年份呢?那不还是一样的吗?就好比说,现在的你可能认为以前遍地是机会,干什么都能挣钱,可事实是如果把你放在那个年代你还真不一定能抓住机会对吧?

所以,不要听什么以前多好,现在就业多难这种毒鸡汤,这些东西除了制造焦虑想把你当韭菜收割就没啥用处。举个例子,比如川哥这么多年,身边总有人像我抱怨什么工作不好找,现在太难了,环境不好之类的话语,但是我也总是能在这些时候收到更多同学发来的入职喜讯啊,你看同一个班级同时毕业,有的人在积极准备,随时收割offer,但也有的人就认为就业难,天天喊着环境不好,用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你咋到哪都说环境不好,咋滴?你影响环境了啊?”

所以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简单说那就是拥抱变化,积极准备,随时出动。拥抱变化是川哥现在公司的核心文化之一,比如我们经常俩三月就换了工位了,莫名其妙就被通知组织结构调整了,还时不时的就把市场活动策略等就换了,你一个月前入职和一个月后入职就发现同一个岗位名称就不一样了,那这是为什么呢?不熟悉的人以为这公司要玩蛋了,怎么三天两头变呢?

其实不然,首先就是公司处在快速发展期,从去年的300人,到年初700人,到现在还不到半年已经到了2000多人了,而且还在扩张,随着人员的快速扩充,业务的改动,结构的调整就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慢慢的大家都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氛围了😂,当然了也有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核心产品和目标,比如教研产出会根据市场和就业情况进行调整,但是目标肯定不会变。在变的都是前端和外围动作,核心目标是未曾更改过的就是赋能人才,让人变得更有价值。

这种情况放大的社会层面上也是一样,每时每刻不都在发生变化吗?没有变化不就等于没有发展吗?比如中国大陆的每个城市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年的变化每个人都能看得到,再看看我们的台湾,这些年有变化吗?这就是区别。所以把这件事放在每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拥抱变化,你只能以更适应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才会有更大胜率。

因此面临就业时我们也要保持好心态,拥抱变化。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在回过头来看什么史上最难就业季,什么最难考研季,你就会发现这些本来就是年年都有的问题啊,我们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可以了呀?

那我到底该如何做好准备呢?

首先我们看看最近的热点新闻,华中科技大学应届生201万年薪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这种信息看了你酸不酸?反正川哥是酸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这位最近光环笼罩下博士生的履历你就真的只剩下酸了🤑。

首先这位93年湖北出生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有8篇论文发表在顶会或顶级期刊中👍,而且实战履历也很亮眼,16年在读博期间进入了周可教授和腾讯联合成立的实验室,在腾讯实习期间获得国际和国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16年17年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取卓越运营奖,在实习期间的研发系统已经上线并为腾讯节省了大量成本,并且2020年毕业后由于科研项目比较多他基本上没有刻意找工作,期间阿里、腾讯、IBM等公司都曾抛出橄榄枝,其中一家给出年薪高达360万被他拒绝🤑,最后选择了华为。

你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努力?幸运?当然有,但肯定是实力啊,所以不要被这些亮点闪瞎了你的眼,如果你有这种能力和选择我相信你也一样万丈光芒,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不是吗?那么回到我们的正题,我既没有那么牛逼闪闪的履历,也不想只剩下羡慕别人的眼光,那么在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首先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知名大厂的校招信息和社招信息,你就会发现有些公司的校招上面有这样一条,有发表过顶会或顶级期刊的优先,所以如果你有发表过那么恭喜你获得优先权,没有发表过的可以去看一些顶会或期刊上的论文那么对你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那这样说校招就比社招难吗?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校招一般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大厂才会干的事,因为做校招要耗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经济,当然也会有小厂去校招,这个咱不抬杠,现在小不代表以后小对吧。那么校招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吗?首先肯定是人才储备啊不然谁去校园招(生瓜蛋子) 啊,因此企业在校招中更看重的是潜力,也知道你没有什么经验,毕竟那是社招才考虑的事,那校招时怎么才能证明你有潜力呢?

那当然就是顶会论文和你的实习经历或者研究项目才能证明你的产出啊,所以一定要有能拿出手的东西来,不管是论文还是研究室的项目至少你要有一个吧,那如果都没有呢?那就是实习期间的项目或者竞赛项目,你总得有拿得出手的的东西吧?不然你怎么在校招中和那么多的人竞争啊,虽然企业要(企业品牌宣传和曝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毕竟企业校招人也不是敞开了要的啊,再说可以选择的人那么多,总得择优录取吧。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你就会看到校招虽然诱惑力大(能进大厂,薪资福利高),但是也意味着竞争大,所以一点也不简单。当然还是非常值得好好准备的,毕竟如果能走校招那么进大厂的机会还是有的。

那么校招的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呢?

校招大多流程是企业校园宣讲会->收简历->笔试->面试,当然疫情期间很多都改为线上了,笔试和你大学熟悉的考试很像,就是答卷子。一般这些企业的笔试题会普遍难度较大,这样做是为了达到减小通过比例的目的,毕竟可能就招20人,但是可能有一千人投了简历,那么参加面试的人员大概在百人左右,而且都是已经通过了笔试的应届生,所以最后如果你能进入面试环节还是很优秀的。当然相对压力也就大了,毕竟就那么几个坑。

面试中一般也分为几轮,首先是技术初面,可能你在笔试中的一些题还会在出现,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基本都会面试数据结构与算法,所以这块需要准备,当然如果你是走AI算法方向的,那么会针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进行提问,甚至需要你推导算法,面试后有的是打分有的是打标签,比如强烈推荐,推荐,存疑,和不推荐等,然后根据人数再从上往下进行后续面试或者HR面试。这是一些常规的大概流程有些可能也不同,比如疫情期间或者针对海外留学生会直接远程面试,并且在线软件答题或编程。像前面我发的另一篇文章《都说华为面试爱问正则,这不,华为海外校招面试题来了》,其中就是针对海外留学生的在线面试,有兴趣的可以到我的公众号:后厂程序员。

如果没有通过校招拿到offer怎么办?

当然注定校招无法吸纳所以应届生啊,那如果没有顺利通过校招拿到offer怎么办呢?别急,不是还有社招呢吗?

如果没有通过校招拿到offer,不一定是说你潜力不行,但至少说明你没有好好准备或者准备的没有竞争过别人。那么剩下的就是精心准备社招,有同学问了,我校招都没竞争过别人,那社招就一定可以吗?首先还是心态问题,我们只管精心准备提高成功的几率就可以,就算失败了还可以再来,怕什么?我们只需要经过反复的(接受社会毒打)吸取经验肯定能拿到心仪的offer的,对吧?如果说校招看潜力,那社招就主要看经验了,当然最终还是看实力😏, 那么社招上除了扎实的基础之外项目经验就是最重要的亮点了,再加上如果你在校期间的一些优秀经历比如社团组织、竞赛或者科研产出那么你还是有很大几率的对吧,不过社招和校招一样也是有很多注意点的,也需要精心准备,比如我就知道很多同学简历都不知道咋写,或者写的那个简历我连多一秒都不想看😂,更何况每天看几百上千份简历的HR呢,除了简历还有面试题和面试环节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那么下一篇我将专门从简历及面试流程和面试注意事项上给大家分享,记得关注后厂程序员公众号哦。

最后祝大家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进入大厂指日可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