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详细讲解

目录

摘要

BUCK原理

DC-DC芯片框图

自举电容

输出电感

输出电容和纹波

损耗

总结

摘要
        DC-DC BUCK,是硬件工程师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电路,可以这么说,只要板子不是迷你型的,十有八九都有DC-DC。因此,对它的了解与学习是重中之重,也是考验一个硬件工程师对MOS管,电感,电容这些基本元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详细对DC-DC BUCK拓扑,进一步到DCDC芯片实际框图的各部分原理与参数选择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逻辑推论主要以工程推论为主,公式计算为辅,对实践设计有学习意义。

        本文主要做知识记录与学习分享,部分图片源于网上。

BUCK原理
如下图是同步BUCK的拓扑:

1、当Q1导通,Q2关闭,SW端电压为输入电压VIN,VIN给电感L1充电,电感电流增加,VIN=VL+VOUT,此时电感电压左正右负。电流方向为图示蓝色回路。

2、当Q1关闭,Q2打开,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流按照下图红线路径形成回路,给负载供电,此时电感电流下降。电感电压左负右正。

根据伏秒法则等推导,同步BUCK得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公式:

VIN*D=VOUT

        简单地说,占空比跟输入输出的电压有直接关系,相对而言,如果输出电压越低,占空比就越低,理解起来就是,因为输出电压低,所以需要打开上MOS管对电感充电的时间就更少了!

(这里要注意,这个只是在完美条件下测出来的理论值,实际会因为有损耗等情况,与理论值有差别)

根据上图拓扑,得出下图波形

a、当Q1打开,Q2关闭,Vsw为高,IQ1增加,IQ2为零,电感电流增加。

b‘、当Q1关闭,Q2打开,Vsw为低,IQ1为零,IQ2减小,电感电流减小。

c、整个稳态过程,电感电流不断增加减少。

d、我们常将上管打开的时间称为Ton,其关闭的时间为Toff。两者相加是一个周期。

这里放一个有意思的仿真波形,绿色为电感左端SW电压信号,红色为输出电压

### FCCM模式下DCDC转换器空载时的波形分析 在固定频率电流模式(FCCM)控制方式中,无论负载条件如何变化,DC/DC转换器的工作频率保持恒定。当处于空载条件下,由于没有外部负载消耗能量,电感中的电流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特征。 对于FCCM模式,在空载情况下,尽管输入电压持续向输出端充电,但由于不存在实际负载来接收这些功率,因此输出电容上的纹波非常小甚至接近于零[^1]。此时,流经电感的峰值电流也会显著减小,并且在一个周期内可能只会出现短暂的时间段有正向导通现象;其余大部分时间里,开关管均处于截止状态,这使得通过电感的平均电流几乎为零。 此外,考虑到旁路滤波电容的选择应使其自谐振频率靠近DC/DC转换器IC的开关频率,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高频噪声的影响并改善整体性能表现。然而,在空载状态下,因为几乎没有瞬态响应需求以及很小的交流分量存在,所以此因素对最终观察到的波形影响不大。 ```matlab % MATLAB仿真代码用于模拟FCCM模式下DCDC转换器空载时的主要信号波形 t = linspace(0, 2e-5, 1000); % 时间轴设定 Vout = ones(size(t))*5; % 假设稳定后的输出直流电压为5V Iinductor = zeros(size(t)); % 初始化电感电流数组,默认为空载即无明显波动 figure; subplot(2,1,1); plot(t,Vout,'LineWidth',1.5); title('Output Voltage Waveform under No Load Condition'); xlabel('Time (s)'); ylabel('Voltage (V)'); subplot(2,1,2); stairs(t,Iinductor,'LineWidth',1.5); title('Inductor Current Waveform under No Load Condition'); xlabel('Time (s)'); ylabel('Current (A)'); grid on;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