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乱码产生原因以及锟斤拷的产生过程

本文深入探讨了乱码产生的原因,包括古文码、方块码、符号码、拼音码和问句码等,详细分析了UTF-8与GBK编码间的转换问题。通过代码测试展示了乱码如何形成,解释了编码原理,并以'锟斤拷'为例解释了方块码转化为锟拷码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常见乱码产生原因

名称示例特点原因
古文码浜屽紶涓夋潕鍥旇档鍏大多为不认识的古文,夹杂日韩文以GBK方式读取UTF-8编码的中文
方块码�������大部分字符为方块问号以UTF-8方式读取GBK编码的中文
符号码å¼ä¸æåçäºèµµ­èä¸大部分字符为各种符号以ISO8859-1方式读取UTF-8编码的中文
拼音码ÕÅÈýÀîËÄÍõÎåÕÔÁ大部分字符为带着声调的字母以ISO8859-1方式读取GBK编码的中文
问句码寮犱笁鏉庡洓鐜嬩簲叚鑰?基本和古文码一致,字符串为偶数时正常,长度为奇数时结尾会带上问号以GBK方式读取UTF-8编码的中文,然后又用GBK的格式再次读取
锟拷码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基本都是锟斤拷三个字符以GBK方式读取UTF-8编码的��

方块码的产生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方块码具体是怎么来的
首先需要知道方块码‘�’的产生原因,由上图可知,方块码是以UTF-8方式读取GBK编码的中文,而UTF-8和GBK编码的区别在于:

  • UTF-8会将中文转化成三个字节进行存储
  • GBK会将中文转化成两个字节进行存储
代码测试
public class TestCod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_UTF8_GBK();
    }
    
   //UTF8_GBK
    static void test_UTF8_GBK(){
        try {
            byte[] GBKbyte = "张三".getBytes("GBK");
            System.out.print("张三的GBK编码:");
            for (byte b : GBKbyte) {
                System.out.print(b + " ");
            }
            String UTF8_GBKbyte = new String(GBKbyte, "UTF-8");
            System.out.println("\nUTF-8读取GBK编码:"+UTF8_GBKbyte);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控制台打印以下信息

张三的GBK编码:-43 -59 -56 -3
UTF-8读取GBK编码:����

编码原理

"张三"在GBK中实际以-43 -59 -56 -3 进行存储,再由UTF-8读取时,由于这些码在UTF-8库中无法匹配
UTF-8字符集也有一个专门用于提示用户字符无法识别或展示的替换符号:也就是‘�’
因此,我们会看到,使用UTF-8读取GBK编码的中文时就会产生方块码

锟拷码的产生原因

由上表可知,锟拷码是由于以GBK方式读取UTF-8编码的��得到,而如果产生了方块码,就有可能会产生锟拷码

代码测试
public class TestCod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_GBK_UTF8byte();
    }

    static void test_GBK_UTF8byte() {
        try {
            byte[] UTF8byte = "����".getBytes("UTF-8");
            for (byte b : UTF8byte) {
                System.out.print(" " + b);
            }
            String GBK_UTF8byte = new String(UTF8byte, "GBK");
            System.out.println("\n" + GBK_UTF8byte);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控制台打印以下信息

-17 -65 -67 -17 -65 -67 -17 -65 -67 -17 -65 -67
锟斤拷锟斤拷

����首先被转化成了12个字节,按照-17 -65 -67的顺序排列,因此,当使用GBK读取时,会两个两个进行解析,-17 -65 解析成锟,-67 -17 解析成斤,-65 -67解析成拷

编码原理

由于�在UTF-8编码中会被编码成-17 -65 -67三个字节,而两个方块码会产生6个字节,正好满足GBK编码中取两个字节进行解码

  • -17 -65 对应 “锟”
  • -67 -17 对应 “斤”
  • -65 -67 对应 “拷”
    因此当我们使用GBK来读取UTF-8编码的方块码时,原来的两个方块码“��”就会被GBK读取成了“锟斤拷”,如下表所示
字符UTF-8GBK
-17 -65 -67
��-17 -65 -67 -17 -65 -67
-17 -65
-67 -17
-65 -67
### STM32CubeMX 生成代码时中文注释乱码解决方案 #### 文件编码冲突分析 STM32CubeMX V6.13.0 版本生成的工程文件默认采用 UTF-8 编码,而 MDK 设置为 GB2312 编码。这种编码不一致导致了中文字符在重新生成工程后变成乱码[^2]。 #### 解决方法一:统一文件编码格式 为了防止中文乱码问题,在使用 CubeMX 之前应确保整个项目的文件编码保持一致。建议将所有文件转换为 UTF-8 编码: 1. 打开项目中的 `.c` 和 `.h` 文件; 2. 使用记事本或其他文本编辑器将其保存为 UTF-8 编码; 3. 修改 Keil MDK 的编译选项以支持 UTF-8 编码: - 进入 `Project -> 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 -> C/C++ -> Tab "Language"`; - 勾选 `--charset=UTF-8` 或者相应配置项来启用UTF-8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可使新旧文件均采用相同编码标准,从而避免因编码差异引发的乱码现象。 #### 解决方法二:自定义函数处理编码转换 对于已经存在的乱码情况,可以通过编写特定功能实现从 UTF-8 到 Unicode 或其他所需编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例如利用 SwitchToGbk 函数完成此任务,该函数位于 User/SXF 文件夹内[^3]: ```cpp // 转换UTF-8字符串至GBK编码以便于串口通信显示正确 void SwitchToGbk(char *utf8Str, char *gbkStr); ``` 调用此函数前需确认源字符串确实是以 UTF-8 形式存储,并且目标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转换后的数据。 ####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未来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推荐始终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维护单一且明确指定的全局编码策略; - 定期备份重要资料以防意外损坏或丢失; - 及时更新开发工具链并关注官方发布的补丁说明文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