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中,Project、Namespace、Cluster以及应用间通信相关介绍

在 Kubernetes 中,NamespaceProject(部分平台特有概念)、Cluster 以及 应用间通信 是核心的组织和交互机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概念关系

1. Cluster(集群)
  • 定义:Kubernetes 集群是由一组物理或虚拟机(Nodes)组成的集合,包含 Master 控制平面和 Worker 节点。
  • 作用:提供资源池,运行所有容器化应用。
  • 类比:集群相当于一个“数据中心”,管理所有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2. Namespace(命名空间)
  • 定义:集群内的逻辑分区,用于隔离资源(如 Pod、Service、Deployment)。
  • 典型用途
    • 环境隔离(如 devprod)。
    • 团队隔离(如 team-ateam-b)。
  • 特点
    • 同一 Namespace 内的资源名称必须唯一。
    • 默认 Namespace 是 default,系统组件在 kube-system
  • 操作示例
    kubectl get pods --namespace=dev
    
3. Project(项目)
  • 定义:并非原生 K8s 概念,而是某些平台(如 Rancher、OpenShift)的抽象层。
  • 作用
    • 比 Namespace 更高维度的分组,可能包含多个 Namespace。
    • 集成权限、配额、CI/CD 等管理功能。
  • 示例
    Rancher 中一个 Project 可以包含多个 Namespace,方便统一管理。
4. 三者的层级关系
Cluster
Project
Namespace
Pods/Services/Deployments
  • 一个 Cluster 可以有多个 Projects(平台相关)。
  • 一个 Project 可以包含多个 Namespaces
  • 一个 Namespace 包含多个 应用资源(Pod/Service 等)。

二、应用间通信机制

K8s 中的应用通信分为 同一 Namespace 内跨 Namespace/Cluster 两种场景:

1. 同一 Namespace 内通信
  • 直接通过 Service 名称
    K8s 的 DNS 服务会自动解析 Service 名称到 ClusterIP。
    <Service-Name>.<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 示例:
      dev Namespace 中,frontend Pod 访问 backend Service:
      curl http://backend.dev.svc.cluster.local
      
      (同一 Namespace 下可省略后缀,直接 http://backend
2. 跨 Namespace 通信
  • 通过完整 DNS 名称
    指定目标 Service 的 Namespace。
    <Service-Name>.<Target-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 示例:
      prod Namespace 的 frontend 访问 dev Namespace 的 backend
      curl http://backend.dev.svc.cluster.local
      
3. 跨 Cluster 通信
  • 需依赖额外工具
    • Service Mesh(如 Istio):跨集群服务发现。
    • Kubernetes Federation:同步多个集群的资源。
    • 外部负载均衡:通过公网暴露 Service(如 LoadBalancer 或 Ingress)。
4. 通信的底层实现
  • Service 类型决定访问方式:
    Service 类型通信范围示例用途
    ClusterIP(默认)集群内部微服务间通信
    NodePort集群外部通过节点端口访问临时测试
    LoadBalancer云厂商提供的公网 IP生产环境对外暴露
    Headless直接访问 Pod IP有状态应用(如数据库集群)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

    • 默认情况下,所有 Pod 可以跨 Namespace 通信。
    • 如需隔离,需配置 NetworkPolicy 限制流量: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deny-cross-namespace
        namespace: dev
      spec:
        podSelector: {}
        policyTypes:
        - Ingress
        ingress:
        - from: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ame: dev  # 只允许来自 dev Namespace 的流量
      
  2. DNS 解析优化

    • 避免硬编码 IP,始终使用 Service 名称。
    • 跨 Namespace 调用时,使用完整 DNS 名称。
  3. 安全实践

    • 敏感服务(如数据库)应限制 Namespace 访问权限(通过 RBAC + NetworkPolicy)。
    • 生产环境慎用 kube-system 等系统 Namespace。

四、总结图示

包含
包含
包含
运行
运行
运行
通过Service名称
跨Namespace需完整DNS
Cluster
Project
Namespace: dev
Namespace: prod
frontend
backend
backend
  • 通信本质:K8s 通过 DNS 和 Service 抽象了底层网络,开发者只需关注逻辑名称。
  • 隔离需求:通过 Namespace + NetworkPolicy 实现“软隔离”,物理隔离需多集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