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一个给定的正整数序列,在每个数之前都插入++号或−−号后计算它们的和。比如序列:1、2、41、2、4共有88种可能的序列:
(+1) + (+2) + (+4) = 7 (+1) + (+2) + (-4) = -1 (+1) + (-2) + (+4) = 3 (+1) + (-2) + (-4) = -5 (-1) + (+2) + (+4) = 5 (-1) + (+2) + (-4) = -3 (-1) + (-2) + (+4) = 1 (-1) + (-2) + (-4) = -7
所有结果中至少有一个可被整数kk整除,我们则称此正整数序列可被kk整除。例如上述序列可以被3、5、73、5、7整除,而不能被2、4、6、8……2、4、6、8……整除。注意:0、−3、−6、−9……0、−3、−6、−9……都可以认为是3的倍数。
【输入】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数:N(2<N<10000)N(2<N<10000)和k(2<k<100)k(2<k<100),其中NN代表一共有N个数,kk代表被除数。第二行给出序列中的NN个整数,这些整数的取值范围都00到1000010000之间(可能重复)。
【输出】
如果此正整数序列可被kk整除,则输出YESYES,否则输出NONO。(注意:都是大写字母)
【输入样例】
3 2 1 2 4
【输出样例】
NO
【分析】
同余定理:
-
对于同一个除数,两个数之和(或差)与它们的余数之和(或差)同余。
-
对于同一个除数,两个数的乘积与它们余数的乘积同余。
-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有两个整数同余,那么它们的差就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除。
-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两个数同余,那么他们的乘方仍然同余。
样例解释:从第一个数开始递推,分别考虑加上或减去这个数以后的余数是什么。根据同余定理,如果最后余数是0,就可以整除
表格的第一行是3余数可能的数,第一列是各数除3以后的余数
0 | 1 | 2 | |
---|---|---|---|
1 | 1(1%3) | 1(-1%3) | |
2 | 1((1+2)%3) ((-1-2)%3) | 1((-1+2)%3) | 1((1-2)%3) |
1(4%3) | 1((-1+2-4)%3) ((1-2+4)%3) | 1((1+2+4)%3) ((-1-2+4)%3) ((1-2-4)%3) | 1((-1+2+4)%3)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0001;
int a[N],b[N][101];
int n,k;
int main()
{
int n,k;//共有n个数,k被整除
cin>>n>>k;
int t;
for(int i=1;i<=n;i++)
{
cin>>t;
a[i]=t%k;//取余数
}
b[0][0]=1;
for(int i=1;i<=n;i++)
for(int j=0;j<k;j++)
{
if(b[i-1][j]==1)//表示前面的计算余数存在
{
b[i][(a[i]+j+k)%k]=1;//j就是计算后的余数,加上k的目的是保证正数,j加上a[i]取余数
b[i][(a[i]-j+k)%k]=1;//j就是计算后的余数,加上k的目的是保证正数,j减去a[i]取余数
}
}
if(b[n][0]==1) cout<<"YES"<<endl;//能整除
else cout<<"NO"<<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