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想查找一个集合中是否包含某个对象,就是逐一取出每个元素与要查找的元素进行比较,当发现某个元素与要查找的对象进行equals方法比较的结果相等时,则停止继续查找并返回肯定的信息,否则返回否定的信息。如果一个集合中有很多元素譬如成千上万的元素,并且没有包含要查找的对象时,则意味着你的程序需要从该集合中取出成千上万个元素进行逐一比较才能得到结论,于是,有人就发明了一种哈希算法来提高从集合中查找元素的效率。这种方式将集合分成若干个存储区域,每个对象可以计算出一个哈希码,可以将哈希码分组,每组分别对应某个存储区域,根据一个对象的哈希码就可以确定该对象应该存储的那个区域。
hashCode方法可以这样理解:它返回的就是根据对象的内存地址换算出的一个值。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次。
作者:eff666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eff666/article/details/52599176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