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局域网参考模型与协议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
IEEE 802参考模型包括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OSI参考模型来说。其中数据链路层有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而网络的服务访问点SAP则在LLC子层和高层交界面上。
IEEE 802标准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适用于总线型和树形拓扑结构的网络。
整个过程简单的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令牌环
在令牌环网中,所有节点通过连接成拓扑结构。所有节点的数据发送都由在环中传递的“令牌”进行控制。
概括起来,令牌环工作主要有如下3个步骤:
- 获取令牌并发送数据
- 接收和转发数据帧
- 撤销数据帧并释放令牌
令牌形式为01111111,称为空闲令牌。
令牌形式为01111110,称为忙令牌。
令牌总线
技术要点:
- 连接在总线上的各节点按地址组成一个逻辑环
- 网络中有唯一令牌,并按照确定顺序在逻辑环上移动
- 只有持有令牌的节点才有权向总线上发送数据
- 不持有令牌的节点只能侦听总线或接收信息和令牌
以太网
以太网的标准和分类
1990年,IEEE发布了双绞线介质以太网标准IEEE 802.3i,即10Base-T。
1993年,IEEE发布了光纤介质以太网标准IEEE 802.3j,即10Base-F。
1995年,IEEE发布了基于5类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标准IEEE 802.3u,即100Base-T。
1998年,IEEE发布了基于光纤的吉比特以太网标准IEEE 802.3z,即100Base-X。
1998年,IEEE发布了基于双绞线的吉比特以太网标准IEEE 802.3ab,即1000Base-T。
以太网按传输速度可分为10mbps以太网,100mbps快速以太网,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和1000mbps吉比特的以太网。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有分为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