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板语法
1.1 文本
{{ msg }}
{{ msg }} --- {{ num }} --- {{ flag }} --- {{ obj.a }} ---- {{ obj.b }} --
{{ arr[3] }}
data: { // 初始化数据,可以定义很多个,可以定义各种数据类型
msg: 'hello vue',
num: 1,
flag: true,
obj: {
a: 1,
b: 2
},
arr: [1, 2, 4, 5]
}
1.2 纯HTML
v-html vue提供的一个指令,相当于原生js中的 innerHTML 的功能,相当于jQuery中的 ( ) . h t m l ( ) v − t e x t v u e 提 供 的 一 个 指 令 , 相 当 于 原 生 j s 中 的 i n n e r T e x t 的 功 能 , 相 当 于 j Q u e r y 中 的 ().html() v-text vue提供的一个指令,相当于原生js中的 innerText 的功能,相当于 jQuery 中的 ().html()v−textvue提供的一个指令,相当于原生js中的innerText的功能,相当于jQuery中的().text() ,一般会用 文本 形式代替 {{ msg }},
作用: 防止XSS,CSRF
作业: XSS, CSRF
用途:传递的代码中如果有HTML标签,并且需要解析的时候,比如说 详情页面 的 详情部分 ,一搬后台会返回带有图文的一些HTML代码
<div v-html="msg"></div>
data: {
msg: '<h1>hello vue</h1>'
}
1.3 表达式
赞成使用三元(目)运算符,不赞成写其余的业务逻辑
虽然赞成你使用三元运算符,但不是必须,以此案例为例,可以使用vue的 过滤器(filter) 实现。
{ sex == 0 ? '女' : '男' }}
{{ msg.split('').reverse().join('*') }}
data: {
sex: 0,
msg: 'hello vue'
}
1.4、指令
vue中含有v-前缀的特殊属性 ---- 指令
input中使用v-model ,就会把它的值当做是输入框的value值
标签上v-html,就会把它的值插入到该标签内部 v-text
v-if 条件判断 v-else-if v-else
v-show 条件判断
v-for 遍历循环使用
v-on 绑定事件
v-bind 绑定属性
不常用的
v-slot
v-pre
v-cloak
v-once
1.5 缩写
- 事件简写形式 v-on:click =》 @click
click ---- 原生js
click — vue
<button @click=“fn()”>click — vue简写
- 属性的简写形式 v-bind:class =》 :class
1.6 绑定属性
绑定属性必然跟标签相关
适合场景
- img 的 src 属性(从服务器获取了地址)
- 组件间的传值
<div id="app">
<div msg="msg">原生的属性,只能是定值</div>
<div v-bind:msg="msg">利用vue的绑定属性,给一个名为msg的属性,添加了一个值为msg的变量</div>
1<img src="img" alt="">
2<img v-bind:src="img" alt="">
</div>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sg: 'hello vue',
img: 'https://cn.vuejs.org/images/logo.png'
}
})
2、 class与style绑定
class 与 style 都属于 HTML 的属性, ---- 绑定属性 v-bind:属性 : 属性
2.1 class 绑定
如果数据来源是后端提供的 class 的名字,前端不能操控,就需要使用class语法
- 对象
<style>
.active {
font-size: 40px;
color: #f66;
}
</style>
<div :class="{active: flag}">如果vue项目中的active样式是由flag的值控制的</div>
data: {
flag: true
}
- 数组
<style>
.active {
font-size: 40px;
color: #f66;
}
.test {
background-color: #ccc;
}
</style>
<div :class="[activeClass, testClass]">数组写法就是先把数据定义好,直接数组包裹即可</div>
data: {
activeClass: 'active',
testClass: 'test'
}
3、条件判断
v-if v-else-if v-else
v-show
v-if 渲染还是不渲染 ---- 运行时消耗更大
v-show 显示还是隐藏 ----- 初始渲染消耗更大
审查元素查看效果
07条件判断.html
<div id="app">
<div v-if="flag">如果为真我就显示</div>
<div v-if="test === 1">test的值为1</div>
<div v-else>test的值不为1</div>
<div v-show="flag">v-show也可以作为条件的判断,但是 显示/隐藏</div>
</div>
4、循环遍历
v-for = “item of/in list” :key=“唯一性的值”
v-for = “(item, index) of/in list” :key=“index”
可以遍历数组,可以遍历对象,还可以遍历字符串,一定要记得加 key 值(钥匙与锁的故事 – 详细介绍 — 虚拟DOM算法)
最后再加一个
v-if与v-show区别
实现本质方法区别:
vue-show本质就是标签display设置为none,控制隐藏
vue-if是动态的向DOM树内添加或者删除DOM元素
编译的区别:
v-show其实就是在控制css
v-if切换有一个局部编译/卸载的过程,
切换过程中合适地销毁和重建内部的事件监听和子组件
编译的条件
v-show都会编译,
初始值为false,只是将display设为none,但它也编译了
v-if初始值为false,
就不会编译了
性能
v-show只编译一次,后面其实就是控制css。
而v-if不停的销毁和创建,故v-show性能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