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是链路状态型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的动态交换路由信息。
OSPF基于Dijkstra的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支持IPv4(OSPFv2)和IPv6(OSPFv3)。
一、OSPF协议的优劣性?
优势:
- 高扩展性,分层设计支持超大型网络。
- 负载均衡,支持等价多路径(ECMP)。
- 较为灵活的路由策略,基于服务类型(TOS)设置链路开销。
局限性:
- 配置较复杂,需精细规划区域、认证等参数。
- 资源占用较高,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会消耗内存,SPF计算需CPU资源。
二、OSPF配置
1.拓扑图
先引入解析配置用的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2.设备配置
A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0.10.1.254 255.255.255.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252
ospf 1
area 0
network 10.1.1.0 0.0.0.255
network 10.10.1.0 0.0.0.255
A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25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0.1.2.2 255.255.255.252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255
ospf enable 1 area 0.0.0.0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10.1.1.2 0.0.0.0
network 10.1.2.2 0.0.0.0
A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0.10.2.254 255.255.255.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252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10.1.2.0 0.0.0.255
network 10.10.2.0 0.0.0.255
PC1
PC2
3.验证
在PC1上可成功ping通PC2
通过R1-R2-R3路由器上查看路由条目可看到,在R1和R2上是ospf的路由条目,在R3上是直连路由
可作出大致理解,该路由条目本是在R3上,通过ospf的宣告,让R1和R2知晓到达PC2(10.10.2.1)需要去往的下一跳ip是哪个。
我们在路由上所作的network x.x.x.x x.x.x.x 配置就是通过ospf协议告知区域内其余设备,这个ip是在我这,如下演示可看出,第二幅图中,采用了在接口内配置ospf宣告的方式宣告路由;
结语
OSPF协议个人感觉是真的设计得十分精妙,其内容也真是越学越有,越是深入学习越能感觉在当时这个东西真是一个跨时代产物,也应证了在本人大学时候的老师所说,在大学里把OSPF学好就已经到毕业的时候了。
以上就是本文所有内容,主要是简略介绍基础配置,关于协议邻居建立过程和协议的其余内容还请期待后续~
我是成长中的it技术人,感谢各位观看,如有错误地方麻烦各位多多指教。
共同努力,一同进步。希望各位都能拥有美好的每一天!
附上一张贵阳黔灵山网红猴小老费的摆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