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数排序介绍
百度百科:
基本思想:
- 将所有待排序数组统一成相同的位数,不足的用零补齐。并建立十个数组(称为桶,分别对应0-9十个数)用于存储数据,数组的大小与待排序数组一样。
- 假设所有的数都是整数,按个位数的大小将所有数都存入相应的桶里面,存入时按索引递增存入。之后从0-9依次将桶中的元素拿出(一次拿完),组成新的顺序的数组。
- 同理按十位数将所有数存入相应的桶里面并取出,之后百位,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数的最高位,此时取出时,排序完成。
二、图解
以arr = {32,26,6,159,58,22,239}为例。
按个位存入桶中。
按顺序取出。
按十位存入桶中。
按顺序取出。
按百位存入桶中。
按顺序取出。排序完成。
三、代码
public class Radix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2,26,6,159,58,22,239};
radix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ArrayList<Integer>[] al = new ArrayList[10];
//十个ArrayList的初始化
for (int i = 0; i < 10; i++) {
al[i] = new ArrayList<>();
}
//获取最大数的位数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max){
max = arr[i];
}
}
int maxLength = (max + "").length();//最大数先变为字符串后获取长度
//基数排序
for (int ml = 0; ml < maxLength; ml++) {
for(int i =0; i < arr.length; i++){
al[(arr[i]/(int)Math.pow(10,ml))%10].add(arr[i]);
}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0; i < al.length; i++) {//将桶中的数还回去
for (int j = 0; j < al[i].size(); j++) {
arr[index] = al[i].get(j);
index++;
}
al[i].clear();//此处因为使用的ArrayList,每次都要进行数组的清除,这虽然会省空间,但会耗费大量时间,实际若用二维数组进行操作,没有必要进行清除,实际基数排序的速度比快排还要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