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按照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进行分类,共有 10 个实验。
文章目录
1、数据链路层
1.1、实作一 熟悉 Ethernet 帧结构
1.1.1 帧结构组成
在以太网链路上的数据包称作以太帧(Ethernet)。以太帧起始部分由前导码和帧开始符组成。后面紧跟着一个以太网报头,以MAC地址说明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帧的中部是该帧负载的包含其他协议报头的数据包(例如IP协议)。以太帧由一个32位冗余校验码结尾。它用于检验数据传输是否出现损坏。
1.1.2 使用 Wireshark 任意进行抓包,熟悉 Ethernet 帧的结构,如:目的 MAC、源 MAC、类型、字段等。
选择你要抓包的网络
选择任意网络进行抓包
查看目的mac和源mac地址
问题 你会发现 Wireshark 展现给我们的帧中没有校验字段,请了解一下原因。
Wireshark 抓包前,在物理层网卡已经去掉了一些之前几层加的东西,比如前导同步码,FCS等等,之后利用校验码CRC校验,正确时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抓包软件抓到的是去掉前导同步码、FCS之外的数据,没有校验字段。
1.2、 实作二 了解子网内/外通信时的 MAC 地址
ping 你旁边的计算机(同一子网),同时用 Wireshark 抓这些包(可使用 icmp 关键字进行过滤以利于分析),记录一下发出帧的目的 MAC 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 MAC 地址是多少?这个 MAC 地址是谁的?
返回的这个MAC地址为:00:74:9c:9f:40:13。它是我旁边电脑的MAC地址
然后 ping qige.io (或者本子网外的主机都可以),同时用 Wireshark 抓这些包(可 icmp 过滤),记录一下发出帧的目的 MAC 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 MAC 地址是多少?这个 MAC 地址是谁的?!
发出帧的目的mac地址为 00-74-9c-9f-40-13,它就是网关的mac地址。因为本机发送信息的下个地址必定是网关的mac地址。同理本机接收到的信息必定经由网关发送给我。
再次 ping www.cqjtu.edu.cn (或者本子网外的主机都可以),同时用 Wireshark 抓这些包(可 icmp 过滤),记录一下发出帧的目的 MAC 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 MAC 地址又是多少?这个 MAC 地址又是谁的?
发出帧的目的 MAC 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 MAC 地址都是00-74-9c-9f-40-13,这个地址就是本机的网关的mac地址
✎ 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会发现:
访问本子网的计算机时,目的 MAC 就是该主机的
访问非本子网的计算机时,目的 MAC 一致是网关的
访问本子网的计算机时,目的 MAC 就是该主机的 访问非本子网的计算机时,目的 MAC 是网关的 请问原因是什么?
因为本子网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到达,而本机接收到的本子网以外的信息必定经由网关发送给我,同理本机发送到本子往外信息的下个地址必定是网关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