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独立成分分析(ICA)(跑完ICA一定要保存文件,因为ICA时间长避免因意外重复跑)(其实在跑ICA之前也要保存一下,如果跑ICA时出现问题,可以接着前面的步骤再跑)
本文参考视频:【零基础脑电数据处理教程_01_基础知识预备和预处理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h4113776/?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6d70ceb3f878cb5e22611da435089876
1. 导入数据
打开eeglab,文件选项然后选择如下选项点击,注意:此时根据导入文件后缀不同,在第三个方框有不同的选项
注:不同文件导入的步骤如下链接
http://t.csdnimg.cn/kFVCM
文件导入后显示如下界面
参数含义如下:
•“Filename” 是该数据文件的命名,因为在导入时弹出的对话框省去了命名过程,所以此处显示“none”
•“Channels per frame” 是指当前导入被试电极点的数目,此处显示电极数目为64个,也即通道数
•“Frames per epoch” 指的是每分段数据的采样点数,刚导入数据还没有进行分段,显示的是整段数据的采样点
•“Epochs” 指的是分段的数量,目前还未分段,所以显示为1
•“Events” 指的是Marker的数目,此处显示为202
•“Sampling rate (HZ)” 指的是采样率,此处采样率为1000HZ,表示每隔?ms就打一个点
•“Epoch start (sec)” 每分段数据开始的时间
•“Epoch end (sec)” 每分段数据结束的时间
•“Reference” 指的是重参考,此处显示为unknown
•“Channel locations” 指的是电极定位,如果数据已有,则显示有Yes,没有则unknown
•“ICA weights” 指的是ICA,还没有run ICA,因此此处显示为No
•“Dataset size (Mb)” 指的是该数据的大小
2.电极定位
10--20国际标准导联系统
更高精度的10-20(75个电极)
操作:
edit--->Chnnel locations,界面如下
翻看电极看有没有空白电极,也可以从2D图中查看,如果需要电极定位就关掉2D图,点击上图 look up locs
电击look up locs弹出如下对话框:(第一行use BESA一般情况选这个,做溯源分析的话这一行要选use MNI)(第二行是标准电极地址,及定位文件,打开这个文件以后可以对照标准电极文件点击为空的原因,是电极名错误还是其他原因然后改正)
改正之后再点击 look up locs然后在弹出的上图中点OK,就完成电极定位缺失的电极信息就出现了。检验电极定位完成的标志如下:Channel locations 由之前的No变为Yes
3.剔除无用电极
注:HEOG,VEOG是记录眼电的电极(水平眼电、垂直眼电)这两个电极之所以无用是因为ICA操作可以代替这两个电极
操作:
点击Edit - Select data
之后会弹出如下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