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详解
1. 工作原理
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在接触或接近时进行数据交换。它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工作频率为13.56 MHz,通信距离通常在4厘米以内。
- 主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两台NFC设备(如智能手机和支付终端)都生成自己的射频场,互相通信。每个设备在发送数据时生成射频场,并在接收数据时关闭射频场。
- 被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有一个设备(如NFC标签)生成射频场,而另一个设备(如智能手机)利用这个射频场进行通信。NFC标签通常不需要内置电源,而是通过外部设备的射频场供电。
2. NFC设备类型
- NFC标签:这些是嵌入有小型芯片和天线的被动设备,通常用于存储少量数据,如URL、文本或其他小文件。它们可以附着在物体表面,如产品包装、海报等。
- NFC读取器/写入器:这些是主动设备,用于读取或写入NFC标签中的数据。常见的例子包括支付终端、门禁系统等。
- NFC点对点设备:这类设备支持双向通信,可以在两台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智能手机之间的NFC通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NFC的主要应用领域
1. 移动支付
NFC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 Apple Pay:用户可以通过iPhone或Apple Watch进行支付,只需将设备靠近NFC支付终端,并通过指纹或面部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 Google Wallet:用户可以使用支持NFC的Android设备进行支付,将手机靠近支付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