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概论重点整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冯诺依曼本人因提出EDVAC(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方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软件)
1. 硬件系统
冯诺依曼思想的基本要点
-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5大部件组成。
其中运算器与控制器统称为CPU,CPU与主存储器(内存)统称为计算机主机。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外存储器称为I/O设备 -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程序是若干指令的有序集合,指令是程序的基本单位,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指明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给出数据所占存储单元的地址编号。 -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这是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从软硬件交界面看,计算机层次结构包括实机器和虚机器两大部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织
总线
- —组可为多个功能部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 总线规定了计算机组件间规范化的交换数据(data)的方式,以一种通用的方式为各组件提供数据传送和控制逻辑。
- 总线的使用规定,保证了总线上的信息不冲突,且总线上的各部件可以共享总线信息。
总线的分类
- CPU内部总线:这是一级数据线,用于连接CPU内部各寄存器和算术逻辑部件。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PU内部总线也就是芯片内的总线。
- 部件内总线:在计算机中各功能模块插件上芯片之间的总线。属于芯片间的总线。如内存条、声卡等插件上的总线。
- 系统总线:连接系统内各大部件如CPU、主存、I/O设备等的总线,是连接整机系统的基础。系统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状态总线。在微机系统中总线常见的系统总线有:PC总线、AT总线(ISA总线)、PCI总线等。
- 外总线: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通信总线。外总线往往借用电子工业领域已有的标准。如RS-232串行总线标准。
按总线上信息传送的方向分
(1) 单向总线连接在总线上的部件只能有选择地将信息进行单向传送。如地址总线。
(2) 双向总线连接在总线上的任何部件既能通过总线发送信息,也能通过总线接受信息。如数据总线。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 非时间指标
(1)机器字长:指机器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字长标志着计算机系统的运算精度。
(2)总线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最大信息的位数
(3)主存容量与存储带宽
2. 时间指标
(1)主频f,时钟周期T,外频,倍频
(2)CPI
实际上频率和IPC在真正影响CPU性能。
准确的CPU性能判断标准应该是:CPU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频率(MHz时钟速度)–由英特尔提出并被业界广泛认可。
(3)MIPS
(4)CPU时间
习题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
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
1)让算机虫输入设备、输也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1.8衡量计算机性能有哪些基本的技术指标?以你所熟悉的计算机系统为例,说明它的型号、主频、字长、主存容量、所接的I/O设备的名称及主要规格。
答: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技术指标主要有:
1.基本字长
2.主存容量
3.运算速度
4.所配置的外部设备及其性能指标
5.系统软件的配置
还有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以及安全性、兼容性等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