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中,构建一个高效、可维护且可扩展的应用系统一直是开发者追求的目标。
分层架构
和依赖注入
(IOC)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层架构的高内聚
特性、低耦合
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通过IOC(控制反转)技术来进一步提升应用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一、三层架构的含义
三层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的逻辑层:表示层(请求层)、业务逻辑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访问层(数据层)。每个层都有特定的职责,这样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具体介绍如下:
-
请求层(controller):
请求层是系统与外部交互的接口,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或其他系统的调用。
-
业务逻辑层:
这一层主要包含系统的核心业务规则和处理逻辑。它接收来自请求层的请求,进行业务处理和数据加工,然后将结果返回给请求层。
-
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它将业务逻辑层的抽象数据操作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操作。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GetMapping("/getUser")
public String getUser(@RequestParam("userId") int userId) {
// 将 userId 传递给服务层进行处理
return "请求已接收,即将传递给服务层处理 userId: " + userId;
}
}
二、三层架构的高内聚
高内聚意味着每个层次内部的功能紧密相关,具有明确的职责和功能边界。
请求层只负责处理客户端发来的网络请求,业务层是负责实现业务逻辑,数据层只负责读取存储数据。
三、三层架构的低耦合
低耦合意味着各个层次之间的依赖关系尽可能地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
。
比如服务层的serverA换成了serverB,只用更改服务层的代码,不用修改请求层的代码,这就是低耦合。spring项目通过IOC来实现低耦合性
四、IOC 容器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容器是一种用于管理对象创建和依赖关系的工具。
解耦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对象的创建通常由使用它的代码直
接负责。而在 IOC 容器中,对象的创建和生命周期管理由容器负责,使用对象的
代码只需要从容器中获取所需的对象即可,大大降低了代码之间的耦合度。方便依
赖注入:IOC 容器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