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数字化时代,各种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什么是数据? 数据又是如何传递的?
本篇我们将通过网络参考模型去简单了解数据的"一生"。
二、应用和数据
故事的起源-应用
应用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比如访问网页,在线游戏,在线视频等。
伴随着应用会有信息的产生。比如文本,图片,视频等都是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
应用的实现-数据
数据的产生:在计算机领域,数据是各种信息的载体。
数据传输:大部分应用程序所产生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递。
备注: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的组成的电子数据(digital data)。 它不具备读取各种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需要通过一 定的规则翻译成数据。
而对人来说,我们不具备读取电子数据的能力,所以在读取信息的时候,需要将数据转成人能理解的信息。
对于一名网络工程师来说,需要更关注数据的端到端传递的过程。
三、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收录在ISO 7489标准中并于1984年发布。
OSI参考模型又被称为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依次为:
物理层: 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和电气的规约,规定了电平、速度和电缆针脚等物理特性。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链路层地址(以太网使用MAC地址)来访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
网络层: 定义逻辑地址,供路由器确定路径,负责将数据从源网络传输到目的网络。
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或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递以及进行重传前的差错检测。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表示层: 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TCP/IP参考模型
因为OSI协议栈比较复杂,且TCP和IP两大协议在业界被广泛使用,所以TCP/IP参考模型成为了互联网的主流参考模型。
TCP/IP模型在结构上与OSI模型类似,采用分层架构,同时层与层之间联系紧密。
TCP/IP标准参考模型将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网络接入层,这种划分方式其实是有悖于现实协议制定情况的,故融合了TCP/IP标准模型和OSI模型的TCP/IP对等模型被提出,后面的讲解也都将基于这种模型。
TCP/IP常见协议
TCP/IP协议栈定义了一系列的标准协议。
应用层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用来访问在网页服务器上的各种页面。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为文件传输提供了途径,它允许数据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上。
DNS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称解析服务) :用于实现从主机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传输层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目前,许多流行的应用程序都使用TCP。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数据包进行可靠性的保证。
网络层
IP(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 将传输层的数据封装成数据包并完成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转发,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 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它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报文控制协议) : 基于IP协议在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反馈。通过这些信息,使管理者可以对所发生的问题作出诊断,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数据链路层
PPP (Point-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 :一种点对点模式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多用于广域网。
Ethernet(以太网协议): 一种多路访问广播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PPPoE (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承载PPP协议):PPPoE提供通过简单桥接访问设备(接入设备)把一个网络的多个主机连接到远程访问集中器的功能。常见的应用有家庭宽带拨号上网。
常见协议标准化组织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负责开发和推广互联网协议(特别是构成TCP/IP协议族的协议)的志愿组织,通过RFC发布新的或者取代老的协议标准。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