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详细环境搭建,集群搭建,成功案例,手把手教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搭建Apache Flink 1.7.2集群,包括解压安装包、配置masters和slaves文件、修改flink-conf.yaml、设置环境变量、拷贝配置到其他节点以及启动服务。确保所有主机的配置正确,并关闭防火墙以允许外部访问。通过http://192.168.11.146:8081可检查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点击进入Flink下载地址

本次Flink搭建的版本为flink-1.7.2

一、Flink集群环境搭建

1.上传flink并将flink解压到root下

[root@master wenjian]# tar -zxvf flink-1.7.2-bin-hadoop27-scala_2.11.tgz -C /root/

2.进入/root下修改flink的名称(不然太长了不好记)

[root@master ~]# mv flink-1.7.2/ flink

3.进入flink的配置文件下进行配置文件的修改

[root@master ~]# cd /root/flink/conf/

4.修改masters,添加上自己的主机名(主机名如果没有映射就添加ip地址)

[root@master conf]# vim masters

 5.修改slaves,将自己的映射过的主机名都写入里面

[root@master conf]# vim slaves 

6.修改flink-conf.yaml,进行主机名的修改

[root@master conf]# vim flink-conf.yaml 

 

 7.添加用户下的环境变量

[root@master conf]# vim /root/.bash_profile 

 重新编译环境变量

[root@master conf]# source /root/.bash_profile

8.将flink拷贝至其他两台虚拟机slave1、slave2

[root@master conf]# scp -r /root/flink/ slvae1:/root/
[root@master conf]# scp -r /root/flink/ slvae2:/root/

9.修改另外两台机器中flink的配置文件下的flink-conf.yaml,将主机名修改为当前虚拟机的主机名

 

注意:另外两台机器的用户环境变量也要添加

10.开启flink服务(三台虚拟机都要开启)

[root@master conf]# start-cluster.sh 

jps出现这两个服务表示服务开启成功,接下来试一下外网是否能进入!

11.在外部浏览器输入http://192.168.11.146:8081(输入你自己的ip)成功进入!

 (如果服务开启但是网页进不去的话可以看一看是不是防火墙没有关闭!等关闭了就可以进入了!)


觉得有用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哦!原创文章,支持一下吧!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