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说明
suvibro
是 Seismic Unix (SU) 中的一个函数,用于模拟地震波场中的振动源信号。以下是其主要参数的用法:
fpeak=
:指定峰值频率(单位:Hz),默认值为 20 Hz。dt=
:时间采样间隔(单位:秒),默认值为 0.004。nt=
:时间采样点数,默认值为 512。type=
:振动源类型,可选ricker
(雷克子波)或sweep
(扫频信号),默认为ricker
。delay=
:信号延迟时间(单位:秒),默认值为 0。phase=
:相位偏移(单位:度),仅适用于扫频信号。
基本用法示例
生成一个雷克子波(Ricker wavelet):
suvibro fpeak=30 dt=0.002 nt=1000 > wavelet.su
suxwigb< wavelet.su
此命令生成峰值频率为 30 Hz、采样间隔为 0.002 秒、长度为 1000 个采样点的雷克子波,并输出到文件 wavelet.su
。
生成扫频信号
生成线性扫频信号(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
suvibro type=sweep fpeak=50 dt=0.001 nt=2000 > sweep.su
通过 type=sweep
指定信号类型为扫频,峰值频率为 50 Hz。
输出格式与控制
- 输出为标准 SU 格式,可通过
suxwigb
或suximage
可视化:
suvibro fpeak=25 | suxwigb title="Ricker Wavelet"
- 支持管道操作,可直接与其他 SU 命令(如
sufilter
)结合使用。
注意事项
- 默认输出为单道地震数据,若需多道模拟需结合循环或脚本。
- 扫频信号的参数(如起始/终止频率)需通过
sweep
相关选项进一步设置(参考 SU 文档)。 - 时间参数(
dt
和nt
)需与实际数据或模拟需求匹配。
更详细参数可通过终端输入 suvibro
不带参数查看帮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