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参数
1、控制模式选择:转矩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
2、绝对位置检测系统选择:增量位置模式、绝对位置线性模式、绝对位置旋转模式
3、旋转正方向选择:以CCW方向为正转方向、以CW方向为正转方向
4、端子输入参数:正向超程开关、反向超程开关、原点开关、紧急停机
(正向超程开关、反向超程开关、紧急停机设置常闭,原点开关设置常开。)
H08.15 负载转动惯量比
惯量辨识步骤:
1、开启在线惯量辨识模式
2、点动轴运动
3、查看负载转动惯量比
4、关闭在线惯量辨识模式
在要求高响应的场合,惯量比要控制在5倍以下,最高不要超过10倍,一般来讲:
皮带轮或齿轮齿条:10倍以内(连接刚性不太高,精度要求不太高)。
丝杠或联轴器直连:5倍以内(连接刚性较好,精度要求较高)。
定位精度或响应要求高的情况:2倍以内。
对精度、动态响应有一定要求的场合,惯量比不要超过30倍。
H09.01 刚性等级
推荐刚性等级 负载机构类型
8级~12级 一些大型机械。
12级~18级 皮带等刚性较低的应用。
18级以上 滚珠丝杠、直连等刚性较高的应用。
自整定
自动增益调整ETune。设置最大速度500rpm,加减速时间200ms,等待时间300ms。
手动增益调整
伺服系统由三个控制环路构成,从外向内依次是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
反应速度: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
H08.00 速度环增益
参数作用:
决定速度环能够跟随的,变化的速度指令最高频率。
调整方法:
在不发生噪声、振动的范围内,增大此参数,可加快定位时间,带来更好的速度稳定性和跟随性。
发生噪音,则降低参数设定值。
发生机械振动时,使用机械共振抑制功能。
陷波器
如果发生了共振需要使用陷波器,请优先使用自适应陷波器。
自适应陷波器设置H09.02=1或2,稳定运行后设置H09.02=0。
自适应陷波器使用步骤:
1. 根据共振点的个数设置H09.02( 自适应陷波器模式选择) 为1 或2;
2. 当发生共振时,可先将H09.02设置为1,开启一个自适应陷波器,待增益调整后,若出现新的共振,再将H09.02设置2,启动两个自适应陷波器。
3. 伺服运行时,第三或第四组陷波器参数被自动更新,且每隔30min 自动存入对应的H09组参数一次。
4. 若共振得到抑制,说明自适应陷波器取得效果,等待伺服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将H09.02设为0 时,自适应陷波器参数被固定为最后一次更新的值。
此步操作可防止由于伺服运行过程中发生误动作,导致陷波器参数被更新为错误值,反而加剧振动的状况。
5. 若振动长时间不能消除请及时关闭伺服使能。
6. 若共振频率超过2 个,自适应陷波器无法满足需求,可同时使用手动陷波器;也可将4 个陷波器均作为手动陷波器使用(H09.02=0)。
H08.01 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
参数作用:
消除速度环偏差。
调整方法:
建议按以下关系取值: 500÷H08.00 ≤ H08.01 ≤ 1000÷H08.00。
例如,速度环增益H08.00=40.0Hz 时,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应满足:12.50ms ≤ H08.01 ≤ 25.00ms。
减小设定值可加强积分作用,加快定位时间,但设定值过小易引起机械振动。
设定值过高,将导致速度环偏差总不能归零。
当H08.01=512.00ms时,积分无效。
H08.02 位置环增益
参数作用:
决定位置环能够跟随的,变化的位置指令最高频率。
调整方法:
为保证系统稳定,应保证速度环最高跟随频率是位置环最高跟随频率的3~5倍,因此:
2×Π×H08.00÷5 ≤ H08.02 ≤ 2×Π×H08.00÷3
例如,速度环增益H08.00=40.Hz时,位置环增益应满足:50.2Hz ≤ H08.02 ≤ 83.7Hz。
根据定位时间进行调整。加大此参数,可加快定位时间,并提高电机静止时抵抗外界扰动的
能力。
设定值过高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发生振荡。
H07.05 转矩指令滤波时间常数
参数作用:
消除高频噪声,抑制机械共振。
调整方法:
应保证转矩指令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高于速度环最高跟随频率的4 倍,因此:
1000÷(2×Π×H08.00×4) ≥ H07.05
例如,速度环增益H08.00=40.0Hz 时,转矩指令滤波时间常数应满足:H07.05 ≤ 1.00ms。
增大H08.00发生振动时,可通过调整H07.05抑制振动,设定值过大,将导致电流环的响应降低。
需抑制停机时的振动,可尝试加大H08.00,减小H07.05。
电机停止状态振动过大,可尝试减小H07.05设定值。
三、常见问题:
速度提升后,报警E400。(增加制动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