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全——内在小孩疗愈:应对忽视型父母

内在小孩疗愈:应对忽视型父母

在忽视型父母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注。父母可能忙于自身事务或受个人问题困扰,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感到孤独、被忽视,甚至认为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重要。这种情感忽视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缺乏自信、对他人充满警惕、常常感觉不被信任和不安全。他们甚至会将被抛弃或被厌恶的恐惧归咎于自身,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因为孩子天性善良,他们倾向于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主动为父母承担过错。

在安全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充满冒险精神,对未知世界怀抱好奇,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他们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思考,勇敢探索与争取。相比之下,经历情感忽视的孩子则失去了这种内在的积极力量。他们需要在内在小孩疗愈中,重新连接那个被忽视的自我,找回爱与归属感,重塑自信,并学会建立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

内在小孩疗愈:应对忽视型父母

以下是通过对话书写形式进行内在小孩疗愈的完整流程。

1、准备步骤:为疗愈创造安全的空间

(1)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

找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抱着一只喜欢的毛绒玩具,让自己感到被支持和保护。

(2)深呼吸放松

闭上眼睛,缓慢地吸气、呼气,感受每一次呼吸让自己变得更加放松,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3)连接内在小孩

想象童年的自己,可能因为父母的忽视而感到孤单、无助或者被遗弃。轻声对他说:“我在这里,我会陪着你,让你知道自己是重要的。”

除了使用手写,下面的疗愈过程也可以使用冥想对话的方式进行。

2、第一步:识别忽视型父母的影响

(1)用惯用手书写忽视型父母的行为

记录下童年中父母忽视你需求的时刻,例如:

● “他们总是忙着工作,从来不关心我的感受。”

● “他们宁愿花时间在手机上,也不愿和我一起玩或者聊天。”

● “当我难过时,他们总是让我‘不要哭’,当我说有压力时,他们只会说‘别瞎想’。”

● “每次家里吵架,我都觉得害怕,但他们从来没有向我解释或安抚我。”

(2)用非惯用手表达内在小孩的感受

换用非惯用手写下内在小孩的情感和需求。例如:

内在小孩(非惯用手):“我觉得很孤单,我感觉自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只能随风飘荡,找不到归宿。”

通过书写,让内在小孩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忽视型父母的影响。

3、第二步:重新连接内在小孩的需求

忽视型父母的环境可能让你习惯了压抑需求,现在是时候帮助内在小孩重新发现自己的需求并学会表达。

(1)倾听内在小孩的需求

问内在小孩:“你需要什么?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

用非惯用手写下他的回答,例如:“我想有人陪着我,抱抱我,告诉我我很重要。”

(2)给予内在小孩回应

用惯用手写下,对内在小孩说:“我听到了你的需求,我会陪着你,抱着你,让你知道自己是被爱的。”

4、第三步:用冥想给予陪伴与归属感

(1)冥想场景:安抚内在小孩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温暖的场景,比如阳光洒在草地上,你看到内在小孩坐在一个角落里,显得孤单。轻轻走过去,坐在他的旁边,握住他的手,对他说:“我在这里陪着你,我不会离开。”

(2)建立归属感

对内在小孩说:“你是被爱的,你属于这里。即使过去没有人关注你,我会一直陪着你。”

(3)给予拥抱

如果内在小孩愿意,想象自己轻轻抱住他,感受他的身体逐渐放松。对他说:“你很重要,我会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和温暖。”

5、第四步:用肯定语重建爱与安全感

忽视型父母的环境可能让你感到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不重要。通过每天重复肯定语,可以帮助内在小孩逐步建立爱与安全感。

● “你的需求是重要的,我会倾听你。”

● “你是值得被爱的,你不需要孤单。”

● “你很安全,我会一直陪着你。”

●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是重要的。”

6、第五步:从自然中感受归属与爱

忽视型父母的行为可能让你觉得自己与世界脱节,通过与自然连接,可以帮助内在小孩重新感受归属感。

(1)自然连接

去公园或花园散步,观察花草树木、鸟语花香。告诉内在小孩:“像这些花草树木一样,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你是独一无二的。”

(2)融入自然的肯定语

对内在小孩说:“你属于这里,你是重要的,是被接纳的。”

一个疗愈案例

37岁的怡静不太自信,始终感觉缺乏父母的认可。在一次内在小孩疗愈过程中,她回忆起一件深埋心底的往事: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方便面,有一次爸爸从外面打完牌回来,和几个大人在聊天,聊到了我的成绩,爸爸当时向我承诺,只要我考到班级前三名,就会奖励我一箱方便面。

为了这个承诺,我努力了整个学期,结果真的考了班级第一。然而,当我满心期待地去问他时,他却只是敷衍地说了一句:方便面吃多了不好。然后就草草打发了我。

每次想起这件事就很委屈,我的努力没有被看到,父亲的承诺也没有兑现。

在冥想中,我尝试与内在的小孩链接,回到那个渴望得到认可和奖励的小小自己。这时,我站在成人的角度,给那个小小的自己买了一大箱方便面。我看到那个小小的自己开心的哭了,多年的委屈一下得到了治愈。”

更多内在小孩疗愈的实践:陪伴与支持

1、重温童年

给自己安排一些小事,向内在小孩展示你会照顾他。尤其是重温童年,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与自己的内在小孩连接,下面是详细的清单,你可以选择其中的1~3件来疗愈内在小孩:

(1)听你小时候喜欢的音乐或童谣

播放那些曾经让你开心的儿歌或背景音乐,唤起童年的记忆。

(2)翻看小时候的照片和物品

找出童年的相册、玩具或纪念品,重温那些属于你的美好时光。

(3)尝试你小时候喜欢的手工活动

比如折纸、画画、捏橡皮泥,甚至尝试小时候学过的DIY手工。

(4)模仿小时候的幻想游戏

扮演小时候幻想的角色,比如“宇航员”、“厨师”、“公主”等,释放内心的童趣。

(5)阅读小时候喜欢的童话书或故事

重读那些陪伴你成长的童年书籍,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和想象力。

(6)睡前讲一个小时候爱听的故事

给自己或别人讲小时候最喜欢的睡前故事,感受当时的温暖。

(7)体验童年的冒险方式

比如爬树、玩捉迷藏,或者在公园里追逐蝴蝶。

(8)穿上小时候喜欢的颜色或风格的衣服

试着用颜色和穿搭唤起童年的记忆,比如粉色裙子或带卡通图案的T恤。

(9)制作小时候常吃的家常菜或点心

亲手尝试做一些小时候家里常吃的饭菜,或者去寻找相似的味道。

(10)泡一个温暖的澡,使用小时候用过的香味沐浴露

有时候,一些熟悉的气味就能唤起童年的记忆。

(11)玩童年的老式电子游戏或玩具

如果可以,找出小时候喜欢的游戏机、积木、棋盘游戏等,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玩。

(12)去一个儿童乐园或游乐场

允许自己像小时候一样尽情玩耍,哪怕只是荡个秋千或滑滑梯。

(13)试着仰望星空或捉萤火虫

像小时候一样,去享受夜晚的星星或自然的美好,感受最简单的快乐。

在做的过程当中,去闭上眼睛感受小时候的自己,告诉他/她:“我看到你了,我会好好爱护你。”

完成后,对内在小孩说:“看,我会照顾你。你的感受和需求是最重要的。”

我还记得,为了疗愈内在小孩,我在公司里打开了红白游戏机,重温《坦克大战》,从第1关一路打到第60关。本以为能像小时候一样轻松通关,可长大后才发现,没有外挂根本打不过去——小时候的游戏技巧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为了安抚内心那个焦急的小朋友,我只好“开挂”通关。当胜利通关的画面出现时,我看到那个内在小孩得意地笑了起来,那份满足感,久违又熟悉。

2、与同伴共同疗愈(可选)

参考前面文章内容,与同伴一起练习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力量。

结语

忽视型父母可能让我们在成长中感到孤独和被遗弃,但通过内在小孩疗愈,我们可以重新建立归属感和爱。通过倾听内在小孩的需求、给予陪伴与支持,以及从自然中感受归属,从重温童年,我们可以帮助内在小孩感受到安全、温暖和重要性。

过去的忽视是可以改变的,你的关爱可以让内在的小孩不再感到孤单。

声明

文章内容摘自书籍《智慧大全——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该书以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为核心框架,融合西方哲学、东方智慧与现代心理学,提供了一条从自我觉醒到自我超越的完整成长路径,目前书籍可以通过小程序搜索“从觉醒自我到超越自我”阅读电子版,或者淘宝、京东搜索“智慧大全: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购买纸质版阅读。

作者介绍

李智华,中科院博士,华为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AI算法专家。热爱心理学,持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师从艾瑞克森催眠大师研习心理疗愈,并随一行禅师深入学习禅宗禅修。“在古圣先贤智慧的无边海滩上,我不过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俯身拾起那些被浪花冲刷的、闪着光芒的思想贝壳,汇集成这本书籍《智慧大全》,以献给所有追寻生命真谛与内心光明的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