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T实验

本文详细描述了三层交换机如何实现VLAN间通信及配置过程,包括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步骤,展示了如何通过ACL控制访问权限,确保实验网络的互通性和安全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算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实验三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相互通信,掌握三层交换机VLAN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要求

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也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原理

三层交换机的每一个接口连接一个独立的VLAN,为每个VLAN创建虚拟接口,并配置IP过配置三层交换的动态路由协议,实现不同VLAN间的路由。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环境配置:

PC1:

PC2:

PC3:

步:在交换机Switch0上创建Vlan 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 vlan 10          !创建Vlan 10。

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   !将Vlan 10命名为sales。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

步:在交换机Switch0上创建Vlan 20,并将0/8端口划分到Vlan 20中。

SwitchA(config)# vlan 20                    !创建Vlan 20。

SwitchA(config-vlan)# name technical          !将Vlan 20命名为technical。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8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0/8端口划分到Vlan 20。

步:在交换机Switch0上将与Switch1相连的端口定义为tag vlan模式。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fastethernet 0/24端口设为tag vlan模式。

步:在交换机Switch1上创建Vlan 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B #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B(config)# vlan 10   

SwitchB(config-vlan)# name sales   

SwitchB(config-vlan)#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步:在交换机Switch1上将与Switch0相连的端口定义为tag vlan模式。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fastethernet 0/24端口设为tag vlan模式。

步:验证PC1与PC3能互相通信,但PC2与PC3不能互相通信。

C:\>ping 192.168.10.3     !在PC1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能Ping通PC3 。

C:\>ping 192.168.10.3     !在PC2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不能Ping通PC3 。

步:设置三层交换机VLAN间通讯。

SwitchA(config)#ip routing

SwitchA(config)# int vlan 10                          ! 创建虚拟接口vlan 10

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 配置虚拟接口vlan 10的地址

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 int vlan 20                           ! 创建虚拟接口vlan 20

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步:将PC1和PC2的默认网关设置为192.168.10.1,将PC2的默认网关设置为192.168.20.1

步:测试结果

PC1,PC2可以互相PING通

五、实验结果

说明在PC1的命令行方式下能Ping通PC3 。

说明在PC2的命令行方式下不能Ping通PC3 。

PC1,PC2可以互相PING通

结论:利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过识别数据包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进行选路转发。三层交换机利用直连路由,可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相互访问。三层交换机给接口配置IP地址,采用SVI(交换虚,拟接口)的方式实现VLAN间互连。SVI是指为交换机中的VLAN创建虚拟接口,并且配置IP地址,该IP地址成为连接VLAN的终端的默认网关地址。

实验题目  实验五 RIP路由协议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 CISCO 路由器 RIP 路由协议配置; 2. 了解 RIP 协议原理和机制; 3. 了解和掌握 ACL 的基本配置方法和用途; 4. 对 RIP 和 ACL 配置检验和查看以及简单排错

二、实验要求

根据拓扑结果图,用RIPv2协议配置使全网互通。

三、实验原理

RIP 路由协议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使用跳数(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距离。它是一个用于路由器和主机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距离向量协议。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之内。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置实验环境

第二步:RTA的配置

RTA#conf t

RTA(config)#int Serial0/1/0

RTA(config-if)#ip add 172.16.4.2 255.255.255.0

RTA(config-if)#no shut

RT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TA(config-if)#exit

RTA(config)#int Serial0/0/1

RTA(config-if)#ip add 10.3.0.1 255.255.0.0

RTA(config-if)#no shut

RT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TA(config-if)#exit

RTA(config)#int Serial0/1/1

RTA(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T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TA(config-if)#exit

RTA(config)#router rip

RTA(config-router)#ver 2

RT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

RTA(config-router)#network 10.3.0.0

RT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第三步:RTB的配置

RTB#conf t

RTB(config)#int Serial0/1/0

RTB(config-if)#ip add 172.16.4.1 255.255.255.0

RTB(config-if)#no shut

RTB(config-if)#exit

RTB(config)#int fa0/0

RTB(config-if)#ip add 172.16.3.1 255.255.255.0

RTB(config-if)#no shut

RTB(config-if)#exit

RTB(config)#router rip

RTB(config-router)#ver 2

RT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第四步:RTC的配置

RTC#conf t

RTC(config)#int Serial0/1/1

RTC(config-if)#ip add 10.3.0.2 255.255.0.0

RTC(config-if)#no shut

RTC(config-if)#exit

RTC(config)#int fa0/0

RTC(config-if)#ip add 10.2.0.1 255.255.255.0

RTC(config-if)#no shut

RTC(config-if)#exit

RTC(config)#router rip

RTC(config-router)#ver 2

RTC(config-router)#network 10.3.0.0

RTC(config-router)#network 10.2.0.0

第五步:RTD的配置

RTD#conf t

RTD(config)#int Serial0/1/0

RTD(config-if)#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RTD(config-if)#no shut

RTD(config-if)#exit

RTD(config)#int fa0/0

RTD(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TD(config-if)#no shut

RTD(config-if)#exit

RTD(config)#router rip

RTD(config-router)#ver 2

RTD(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TD(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 实验结果

RTA路由表:

RTB路由表:

RTC路由表:

RTD路由表:

路由表分析(以RTC为例):

  1. 路由表的前两行表示直接连接的网络,其中包括:网络10.2.0.0,与fa0/0端口连接;网络10.3.0.0,与S1/2端口连接
  2. 从第三行开始往后就是以rip协议建立的路由表信息了,第三行:目的网络为176.16.0.0;跳树为1;下一条网络为10.3.0.1/16,端口为S0/1/1
  3. 第三行:目的网络为192.168.1.0/24跳树为1;下一条网络为10.3.0.1,端口为S0/1/1
  4. 第三行:目的网络为192.168.2.0/24;跳树为2;下一条网络为10.3.0.1,端口为S0/1/1

PC:

PCB:

PCD:

分析:由三台机器的全ping通可知,该网络是全可通的,再由路由表的创建成功,所以可知,验证rip2协议创建自治网络路径以达到网络联通的结果成功。

实验题目  实验八 OSPF单区域3                     

  • 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ID的取值。

2、掌握单区域OSPF的配置方法。

3、掌握OSPF协议中各状态信息的查看方法。

4、掌握点到点串行链路,以太网广播多路访问链路OSPF运行的不同。

二、实验要求

3台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outer1 ,Router2和Router3,路由器全部连接到2950交换机上,配置OSPF,使全网互通。

三、实验原理

OSPE路由协议通过向全网扩散本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使网络中每台设备最终同步一个具有全网链路状态的数据库,然后路由器采用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到达其他网络的最短路径,最终形成全网路由信息。OSPF属于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变长子掩码)。OSPE是以组播的形式进行链路状态的通告的。

在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OSPE支持区域的划分,将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划分区域时必须存在area0(骨干区域)。其他区域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或通过虚链路的方式连接。

  • 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环境搭建:

第二步:路由器1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int fa0/1

Router(config-if)#ip add 10.1.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00

Router(config-router)#net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1.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第三步:路由器2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int fa0/1

Router(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0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第四步:路由器3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3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int fa0/1

Router(config-if)#ip add 10.1.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0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1.2.0 0.0.0.255 area 0

第五步:在R3上运行:

Router#Show ip route             查询路由器C的路由表信息

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邻居表信息

Router#Show ip ospf interface       查看接口所属区域,以及邻居

Router#Show ip protocol           显示路由器的定时器、过滤器、度量值。

Router#Show ip ospf database       显示路由器维护的拓扑数据库的内容。

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 detail  显示邻居路由器的详细信息。

debug ip ospf adj                  命令查看 OSPF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的过程。

debug ip ospf events               命令查看 OSPF事件。

debug ip ospf packet               命令查看LSA包的内容。

  • 实验结果

路由器C的路由表信息:

查看邻居表信息:

查看接口所属区域,以及邻居:

 显示路由器的定时器、过滤器、度量值:

显示路由器维护的拓扑数据库的内容:

显示邻居路由器的详细信息:

命令查看 OSPF事件:

本次的拓扑图使用OSPF 路由协议,并且使用单区域,所有的路由器都在区域0中。通过OSPF单区域路由配置,能够使不同网路之间能够通信,即实现了多个网络之间能够通信。本次实验,我掌握了路由器中,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知识,对内部网关协议OSPF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题目        实验十 扩展ACL -1           

一、实验要求

熟悉Cisco IOS命令,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能对交换机进行仿真配置,学校规定学生只能对服务器进行FTP访问,不能进行WWW访问,教工则没有限制

二 、实验原理

扩展ACL指的是 ACL100-199目的是使用100-199以及2000-2699之间的数字作为访问控制列表编号,可通过IP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源端口、目的端口等元素进行过滤,常用于高级的、精确的访问控制。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功能很强大,不过他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在没有硬件ACL加速的情况下,扩展ACL会消耗大量的路由器CPU资源。所以当使用中低档路由器时应尽量减少扩展ACL的条目数,将其简化为标准ACL或将多条扩展ACL合一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配置基础结构

2、配置终端

PC2:

IP地址:192.168.30.2/255.255.255.0

网关:192.168.30.1

PC3:

IP地址:192.168.20.2/255.255.255.0

网关:192.168.20.1

Server1:

IP地址:192.168.10.2/255.255.255.

网关:192.168.10.1

3、机器配置

配置交换机

3550-24(config)#vlan 10

3550-24(config-vlan)#name server

3550-24(config)#vlan 20

3550-24(config-vlan)#name teachers

3550-24(config)#vlan 30

3550-24(config-vlan)#name students

3550-24(config)#interface f0/5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3550-24(config)#interface f0/10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3550-24(config)#interface f0/15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550-24(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3550-24(config)#int vlan10

3550-24(config-if)#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3550-24(config-if)#no shutdown

3550-24(config-if)#int vlan 20

3550-24(config-if)#ip add 192.168.20.1 255.255.255.0

3550-24(config-if)#no shutdown

3550-24(config-if)#int vlan 30

3550-24(config-if)#ip add 192.168.30.1 255.255.255.0

3550-24(config-if)#no shutdown

启动路由功能,是各vlan互通:

3550-24(config)ip routing

配置命名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

3550-24(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denystudentwww  

3550-24(config-ext-nacl)# deny tcp 192.168.30.0 0.0.0.255  192.168.10.0 0.0.0.255 eq www                        ! 禁止WWW服务

3550-24(config-ext-nacl)# permit ip any  any      !允许其他服务

把访问控制列表在接口下应用

3550-24(config)#int vlan 30

3550-24(config-if)#ip access-group denystudentwww in

四、结果分析

查看VLAN信息:

测试FTP服务:

Teacher:

Student:

测试WWW服务

Student:

Teacher:

测试联通性

PC2:

Server:

PC1:

由三台机器的全ping通可知,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成功,该网络是全可通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