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示语的 DNA:三大核心元素分类
1. 信息类元素:定义 AI 的「输入内容」
作用:为 AI 提供生成内容的「原材料」,决定输出的知识边界与上下文。
核心元素:
- 主题元素:明确核心话题(如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 背景元素:补充场景信息(如 “针对 Z 世代消费者的购车偏好”)。
- 数据元素:提供量化依据(如 “2024 年全球销量突破 1 亿辆”)。
- 知识域元素:限定专业领域(如 “从经济学供需模型角度”)。
- 参考元素:指定案例或风格参考(如 “类似麦肯锡行业报告的结构”)。
案例:
提示语:“基于 2023-2025 年智能手表出货量数据(数据元素),分析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驱动力(主题元素),参考 IDC 最新行业白皮书(参考元素)。”
效果:AI 聚焦具体数据与权威框架,输出更具专业性的分析。
2. 结构类元素:塑造输出的「外在形态」
作用:规范内容的组织形式,确保输出符合预期格式与风格。
核心元素:
- 格式元素:指定输出形式(如 “用 Markdown 表格呈现”“生成 PPT 大纲”)。
- 结构元素:定义逻辑框架(如 “按‘现状 - 问题 - 建议’三段式”)。
- 风格元素:限定语言调性(如 “口语化”“学术严谨”“幽默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