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分区
2.查看磁盘分区 lsblk
3.硬盘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最多一个)<=4
扩展分区被逻辑分区划分
4. 管理磁盘分区工具 fdisk
fdisk /dev/sdc
n 新建分区
d 删除分区
p 查看分区
w 保存退出
q 强制退出
5.让内核识别硬盘上的分区变化 partprobe
6.文件格式化
mkfs -t 格式 设备名
格式 ext4 xfs
7.挂载
1.临时挂载
mount 设备文件 挂载点目录
umount 设备文件 解除挂载
2.永久挂载
vim /etc/fstab
/dev/mapper/centos-home /home xfs defaults 0 0
8.inode节点:影响磁盘存储数据的因素
1.inode
存储文件的元数据metadata信息
文件的存储
真实的数据
数据块
元数据信息
inode
查看inode df -i 文件
查看文件元数据 stat 文件
2.GPT磁盘管理
1.分区表类型
MBR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主分区 + 扩展分区 <= 4
单个分区的容量最多只能是2T
分区工具: fdisk
GPT
支持2T以上的分区
无分区类型、分区数量的限制
分区工具: parted
2.parted使用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b mkpart web 100 2T
信息: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b mkpart db 2T 4T
信息: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b mkpart test 4T 100%
信息: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root@localhost ~]# partprobe /dev/sdb
[root@localhost ~]#
[root@localhost ~]# lsblk | grep "sdb"
sdb 8:16 0 4.9T 0 disk
├─sdb1 8:17 0 1.8T 0 part
├─sdb2 8:18 0 1.8T 0 part
└─sdb3 8:19 0 1.3T 0 part
3.RAID
提升数据的读写速度
提升数据的可靠性
1.RAID类型
1.RAID 0 条带卷
至少需要2块硬盘 读写速率n倍
优势
提升数据的读写速度
容量是所有硬盘之和
劣势
数据可靠性低
2.RAID 1 镜像卷
至少需要2块硬盘 一块盘做备份

优势
提升数据的可靠性
劣势
损失1/2的容量
写速度相对低
3.RAID 5 奇偶校验卷
至少3块硬盘
优势
提升数据读写速度、可靠性(校验码)
最多只支持坏1块盘
实际的存储空间
少1块硬盘的容量,用于存储校验码
4.RAID 10
是RAID 1 和 RAID 0的组合方式
至少4块盘
优势
提升速度,可靠性
容量损失1/2
5.模拟RAID 5操作
1.创建RAID 5
-C 创建
-l 指定RAID的级别
-n 指定磁盘个数
[root@localhost ~]# mdadm -C /dev/md1 -n 3 -l 5 /dev/sdc /dev/sdd /dev/sde
mdadm: Defaulting to version 1.2 metadata
mdadm: array /dev/md1 started.
2.使用RAID
先将RAID文件格式化
再挂载
4.LVM逻辑卷
优势
在线扩容
在不影响数据的情况下、扩展容量
顺序 PV VG LV
1.案例
1.创建PV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g /dev/sdh
Physical volume "/dev/sdg" successfully created.
Physical volume "/dev/sdh"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pvscan
PV /dev/sda2 VG centos lvm2 [19.21 GiB / 0 free]
PV /dev/sdh lvm2 [20.00 GiB]
PV /dev/sdg lvm2 [20.00 GiB]
Total: 3 [59.21 GiB] / in use: 1 [19.21 GiB] / in no VG: 2 [40.00 GiB]
2.创建VG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db /dev/sdg /dev/sdh
Volume group "db"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display db
--- Volume group ---
VG Name db
System ID
Format lvm2
Metadata Areas 2
Metadata Sequence No 1
VG Access read/write
VG Status resizable
MAX LV 0
Cur LV 0
Open LV 0
Max PV 0
Cur PV 2
Act PV 2
VG Size 39.99 GiB
PE Size 4.00 MiB
Total PE 10238
Alloc PE / Size 0 / 0
Free PE / Size 10238 / 39.99 GiB
VG UUID UJix94-Mzbd-eqgd-mWj0-cDNN-4H45-FeauOb
3.创建LV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L 30G -n mysql db
Logical volume "mysql" created.
[root@localhost ~]# lvscan
ACTIVE '/dev/centos/swap' [2.00 GiB] inherit
ACTIVE '/dev/centos/root' [17.21 GiB] inherit
ACTIVE '/dev/db/mysql' [30.00 GiB] inherit
4.创建文件系统,挂载使用
[root@localhost ~]# mkdir /mysql
[root@localhost ~]# mkfs -t ext4 /dev/db/mysql
[root@localhost ~]# tail -n 1 /etc/fstab
/dev/db/mysql /mysql ext4 defaults 0 0
[root@localhost ~]# mount -a
[root@localhost ~]# df -hT | grep "mysql"
/dev/mapper/db-mysql ext4 30G 45M 28G 1% /mysql
[root@localhost ~]# touch /mysql/{1..10}.sql
[root@localhost ~]# ls /mysql/
10.sql 1.sql 2.sql 3.sql 4.sql 5.sql 6.sql 7.sql 8.sql 9.sql lost+found
2.逻辑卷扩容
先扩展物理大小
lvextend
再扩展文件系统大小
resize2fs
仅适用于ext4/3/2文件系统
xfs_growfs
适用于xfs文件系统
lvextend -L +5G /dev/db/mysql
resize2fs /dev/db/mysql
3.逻辑卷缩容
不支持在线缩容,必须处于卸载状态
先缩减文件系统大小,再缩减物理大小
xfs不支持缩减
umount /dev/db/mysql // 卸载逻辑卷
e2fsck -f /dev/db/mysql //检测文件系统是否有损坏
resize2fs /dev/db/mysql 10G //先缩减文件系统大小
lvreduce -L 10G /dev/db/mysql //再缩减逻辑卷物理大小
mount /dev/db/mysql /mysql/ //重新挂载逻辑卷,验证数据
5.链接
1.硬链接
本质上就是指向源文件所在的inode的另外一个指针
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文件
ln 源文件 目的文件
2.软链接
相对于源文件来说,软链接文件是个独立的文件
但软链接中并不保存真实的数据,仅保存原文件名的一个指向
ln -s 源文件 目的文件
3.区别
软链接
原文件损坏,链接文件失效
支持可以对文件、目录创建软链接
支持跨分区
硬链接
原文件损坏,链接文件可继续访问
只支持对文件创建
不支持跨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