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Linux的注意事项
-
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
不注意大小写在输入命令时会报错
-
Linux一切皆文件
所有内容均以文件形式保存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Windows用设备管理器
-
/dev/:设备文件
-
/dev/sd[a-p]:硬盘文件
-
/dev/hdc等:光盘文件
-
/dev/sr0或/dev/cdrom:光驱
-
-
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
-
无论扩展名是什么,可执行文件均是普通文件,扩展名如何不影响使用
-
部分文件推荐写“扩展名”,方便管理员确认
-
压缩包:.gz、.bz2、.zip、.tar.gz、.tar.gz2、.tgz
-
二进制软件包:推荐所有RPM包均用“.rpm”结尾
-
程序文件:shell脚本用“.sh”,C语言用“.c”等
-
网页文件:一般为".html"".php"
-
-
-
Linux中所有的存储设备必须在挂载之后才使用
-
所有存储设备(包括硬盘、U盘和光盘)均需挂载到挂载点
-
挂载点相当于Windows中的C盘D盘
-
-
Windows下程序不能直接在Linux中使用(可用虚拟机)
-
二者为不同操作系统,软件安装不互通
-
优点:Windows中病毒和木马均对Linux无效
-
缺点:所有软件须单独开发一份Linux版本
-
二、服务器管理建议
-
了解Linux目录结构(FHS标准)
目录名 目录的作用 /bin/ 存放系统命令的目录,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均可执行。是/usr/bin/目录的软链接(以下4个均为二进制) /sbin/ 存放系统命令的目录,只有超级用户才可执行,是/usr/sbin/目录的软链接 /usr/bin/ 存放系统命令的目录,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均可执行 /usr/sbin/ 存放系统命令的目录,只有超级用户才可执行 /boot/ 系统启动目录,保存与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grub)文件等 /dev/ 设备文件保存位置 /etc/ 系统配置文件保存位置。系统内所有采用默认安装方式(rpm)安装的服务配置文件均保存于此,如用户信息、服务启动脚本、常用服务的配置文件等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lib/ 一般不用 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是/usr/lib/的软链接 /lib64/ 64位函数库保存位置。是/usr/lib64的软链接 .so.+数字:均为函数 /lost+fount/ 标准ext2、ext3、ext4分区挂载点会直接产生。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遗失片段放在该目录下。xfs仅当系统出错找回时才生成 /media/ 一般不用 挂载目录。系统建议是用来挂载媒体设备的,如软盘和光盘 /mnt/ 挂载目录。早期Linux中只有这一个挂载目录,没有细分。现在建议该目录挂载额外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和其他操作系统分区 /opt/ /usr/local/ 第三方安装的软件(源码包)保存位置。手工安装的源码包软件都可安装到这个目录中。安装到/usr/local/中 /proc/ 虚拟文件系统。该目录中的数据并不保存在硬盘上,而是内存中(临时存储)。主要保存系统常见硬件信息 ./cpuinfo:CPU ./devices:设备驱动列表 ./filesystems:保存文件系统列表 ./net:网络协议信息 /sys/ 虚拟文件系统。和/proc/目录相似,数据均保存在内存中,主要保存与内核相关的信息 /root/(可实验) root的宿主目录。普通用户宿主目录在/home/下,root在"/"下 /run/ 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如ssid,pid等相关数据。/var/run/是此目录的软链接 /srv/ 服务数据目录。一些系统服务启动之后,可在该目录中保存所需数据 /tmp/(可实验) 临时目录。系统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在该目录下,所有用户均可访问和写入 /usr/ 系统软件资源目录。usr非user缩写,而是"UNIX Software Resource"。系统中安装的软件大多保存在此处 /usr/lib64/ 应用程序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于此 /usr/local/ 手工安装软件保存位置。建议源码包安装于此,例如安装源码包的Apache,安装目录为/usr/local/apache2/目录 /usr/share/ 应用程序的资源文件保存位置,如帮助文档、说明文档和字体目录 /usr/src/ 源码包下载位置。手工下载源码包保存在/usr/local/src /usr/src/kernels/ 内核源码保存位置。最小化安装没有安装内核源码包,该目录为空(仅用于学习查看,系统不调用) /var/ 动态数据保存位置。主要保存缓存、日志及软件运行所产生文件 /var/www/html/ RPM包安装的Apache的网页主目录 /var/lib/ 程序运行中需要调用或改变的数据保存位置(RPM包)。如MySQL数据库保存在/var/lib/mysql/目录中 /var/log/ 系统日志保存位置 /var/run/ 一些服务和程序运行后,其PID(进程ID)保存位置。是/run/目录的软链接 /var/spool/ 放置队列数据的目录。即排队等待其他程序使用的数据,比如邮件队列和打印队列 /var/spool/mail/ 新收到的邮件队列保存位置。系统新收到的邮件保存于此 /var/spool/cron/ 系统定时队列保存位置。系统的计划任务保存于此 -
家目录:(~即代表家目录)
-
普通用户:/home/用户名
-
超级用户:/root
-
-
源码包安装位置:
-
/usr/local/apache2
-
/usr/local/mysql
-
-
系统默认邮箱:
-
/var/spool/mail/用户名
-
-
补充
-
Linux快捷键:
-
Ctrl + L: 即clear
-
Ctrl + C: 强制终止 (Ctrl + Z:放后台运行)
-
Ctrl + U: 从光标位置往前删
-
Ctrl + Y: 恢复(上一次)Ctrl+U删除内容(在哪都可以粘贴)
-
Ctrl + A: 光标移动到行首
-
Ctrl + E: 光标移动到行尾
-
Tab: 命令和文件补齐
-
-
Xshell快捷键
-
ctrl + insert: 复制
-
shift + insert:粘贴
-
-
-
-
远程服务器关机及重启时的注意事项(服务器不在本地,无法开机)
-
远程服务器在重启前,要中止正在执行的服务(易造成磁盘损坏)
-
重启命令选择
-
shutdown -r now:安全重启命令,会保存或终止正在运行的程序
-
sync:数据同步命令,重启前多执行几次,让保存在内存的数据同步至硬盘
-
-
-
不要在服务器访问高峰运行高负载命令
-
高负载命令:
-
大量数据复制
-
大文件压缩或解压缩
-
大范围硬盘搜索
-
-
相关时间
-
一般认为17:00——24:00为访问高峰
-
一般建议4:00——5:00执行(计划任务:即定时执行)
-
-
-
远程配置防火墙不要把自己踢出服务器
可先写一个系统定时任务,每5或10分钟清空防火墙规则,测试无问题再删除即可
-
指定合理的密码规范并定期更新
密码三原则:
-
复杂性
-
易记忆性
-
时效性
-
-
合理分配权限
原则:给用户最小权限
-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日志
基本原则: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PS:命令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8f8f8">df <span style="color:#0000cc">-h</span> <span style="color:#aa5500"># 查看分区占用情况(-h:人性化形式,即带单位)</span> <span style="color:#3300aa">ls</span> <span style="color:#0000cc">-l</span> <span style="color:#aa5500"># 显示详细信息</span> pwd <span style="color:#aa5500"># 显示当前所在位置</span> <span style="color:#3300aa">cat</span> sshd.pid <span style="color:#aa5500"># 查看ssh进程号</span> <span style="color:#3300aa">ps</span> aux <span style="color:#aa5500"># 查询进程信息</span> directory\* <span style="color:#aa5500"># 目录下所有文件</span> date <span style="color:#aa5500"># 查看日期时间</span></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