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概述【大学课程:操作系统(1)】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定义,强调其高效资源管理和用户友好性。详细探讨了批处理、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缺点,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处理机管理等。还涉及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等关键特征和分层式/微内核结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您好!我是潮倾,今天是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课本是《实用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做这个系列其实是期末复习的时候回看(狗头),老师也刚开了头,后续继续加油!(献花)

1.1.3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点:

        (1)高效资源管理

        (2)方便用户使用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

        1.高效性

        2.方便性

1.2.2操作系统分类

   1.批处理操作系统

        优点:作业逐批进行处理,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作业吞吐量大;作业之间的过渡有操作系统完成,无须人工干预,减少差错出现。

        缺点: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不能和正在执行的程序进行交互;不利于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2.分时操作系统

        将多个用户程序同时装入内存,系统把CPU的运行时间分割成一个个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分时系统将CPU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

        特点   (1 )同时性

                   (2)交互性

                   (3)独占性

                   (4)及时性

   3.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任务按截止时间分为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

1.3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主要有5个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内存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用户接口功能

1.4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1.4.1并发性

         并发不是并行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1.4.2共享性

    1.4.3虚拟性

        现代操作系统中主要有两种虚拟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典例为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中的虚拟CPU

            空分复用技术例子为虚拟磁盘技术

    1.4.4异步性

1.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5.3分层式结构操作系统

    1.5.5微内核结构操作系统

       内核尽量简单,仅存放最基本、最主要的核心功能模块

1.6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1.6.1.2处理机状态及状态转换

        计算机系统根据运行程序对资源和机器指令的使用权限把处理机的执行状态分为核心态(管态)和用户态(目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潮倾的敲代码之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