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空间的探索与管理
1. 数学知识探索的背景与动机
在数学知识管理(MKM)领域,虽然知识是核心话题,但对于“知识”的具体定义却缺乏明确讨论。不同学科对“知识”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如微观本体论、宏观认识论和实用主义观点,而实用主义观点在 MKM 领域占主导。
受 Seymour Papert 的文章启发,我们开始探索数学知识的世界,研究知识对象的本质与表象方法,期望发现新的依赖关系和联系。
2. 知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1 知识、数据、信息与符号
信息理论认为数据、信息和知识是不同的概念。为了深入理解“知识”,我们引入“符号”的概念,它是屏幕上像素或纸张上墨点的可识别排列,强调单一字符的纯粹呈现,无潜在语义。
基于 Probst 等人的知识管理模型,符号、数据、信息和知识可视为一个流程的不同阶段:
- 符号:无结构的字符或符号集合,如 {0;9;5;,}。
- 数据:对符号施加语法规则后得到,可由机器处理。
- 信息:数据结合上下文,用户能赋予其特定含义。
- 知识:用户在全局上下文中理解信息后获得。
2.2 实践社区作为知识背景
1991 年,Brown 和 Duguid 指出实践社区(CoP)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全球背景。CoP 是一群因共同问题和解决方案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他们共享知识。在数学领域,科学团体只有成员就某些等价关系达成一致,才能形成 CoP,这些等价关系被称为“实质等价”。
2.3 数学知识的实用主义
为了管理知识,需要将其具体化。数学哲学关注知识的构成和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