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完美数列(25 分)
给定一个正整数数列,和正整数 p,设这个数列中的最大值是 M,最小值是 m,如果 M≤mp,则称这个数列是完美数列。
现在给定参数 p 和一些正整数,请你从中选择尽可能多的数构成一个完美数列。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两个正整数 N 和 p,其中 N(≤105)是输入的正整数的个数,p(≤109)是给定的参数。第二行给出 N 个正整数,每个数不超过 109。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最多可以选择多少个数可以用它们组成一个完美数列。
输入样例:
10 8
2 3 20 4 5 1 6 7 8 9
输出样例:
8
做完感觉还是25分的题有意思。本题需要注意,第四个测试点在于查找算法是否合理,若设计的不恰当很容易超时;第五个测试点是大数测试,当数很大时,m*p超出了整数的范围,用double型定义p和输入的N个数可解决这个问题。下面附上两段代码:第一段是满分,第二段由于查找算法不好造成超时。
参考(满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double p;
cin >> N>>p;
vector<int>data;
double num;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num;
data.push_back(num);
}
sort(data.begin(), data.end());
int max=0;
int res = 0;
int i, j;
for ( i = 0; i <data.size(); i++)//max是满足条件的最大值的位置,当我们找到一个max时,下一次查找不需要从头开始找了,
//因为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下一个m*p一定不比上一次找到的max小,从max开始查找即可
{
for ( j = max; j<data.size(); j++)
{
if (data[i] * p >= data[j])
max = j;
else
break;
}
j--;//非常容易忽略这个语句,当跳出循环时,当前的j不是我们要找的值,j-1才是
if(j-i+1>=res)
res = j - i + 1;
if (data.size() - i <= res)//这个语句,意思是当剩余的个数已经比res要小时,我们不需要再找了,因为无论如何res都不可能再增大了
break;
}
cout << res;
system("pause");
return 0;
}
参考(22分)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double p;
cin >> N>>p;
vector<int>data;
double num;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num;
data.push_back(num);
}
sort(data.begin(), data.end());
int min, max=0;
int res = 0;
int i, j;
for ( i = 0; i <data.size(); i++)
{
min = i;
for ( j = data.size()-1; j>=max; j--)//从data的最大值开始找符合条件的值,找到后就跳出来
{
if (data[min] * p >= data[j])
{
max = j;
break;
}
}
if (j >= i)
{
if(j-i+1>=res)
res = j - i + 1;
}
if (data.size() - i <= res)
break;
}
cout << res;
system("paus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