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blocking Back Pressure

博客介绍了Java响应式编程中的非阻塞背压机制,它能让订阅者避免接收超量数据。Reactive Streams是使用该机制的异步流处理标准,背压可分阻塞和非阻塞。还介绍了API中的重要类型,如Publisher、Subscriber、Subscription,并阐述了整体流程,体现了非阻塞背压的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on-blocking Back Pressure(非阻塞背压):它是一种机制,让发布订阅模型中的订阅者避免接收大量数据(超出其处理能力),订阅者可以异步通知发布者降低或提升数据生产发布的速率。它是响应式编程实现效果的核心特点!

Reactive Streams 是一个使用非阻塞背压机制的异步流处理标准。

back pressure(背压)是其中的关键概念。在异步模式中,消费者订阅生产者,从生产者那里获取数据,需要提供回调方法,当生产者产生新的可用数据后,就调用回调方法。当生产者发送数据的速度大于消费者处理的速度时,消费者就会抢占更多的资源来处理,并且有崩溃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问题,需要一种机制,能让消费者通知生产者:生产速度太快了需要减速,然后生产者可以进行相应调整。这个机制就叫做背压。

背压可以分为阻塞和非阻塞。

阻塞比较简单,例如生产者和消费者运行在同一个线程中,一个执行、另一个阻塞,意味着当消费者执行时,生产者不会发送新的数据。

非阻塞的方式是把 推模式 改为了 拉模式,推模式是生产者来决定,生产者尽快的把数据发给消费者,拉模式是消费者来决定,消费者向生产者请求一定数量的数据,生产者会按照这个数量发送,在下次请求到来之前就是等待。

API 中的重要类型

  1. Publisher

生产数据,供订阅者消费,只有一个方法subscribe(Subscriber)

Subscriber
订阅生产者,接收数据(通过 onNext(T) 方法)、错误信息( onError(Throwable) 方法)、没有更多数据的信号( onComplete() ),在这些动作之前,publisher 会调用onSubscription(Subscription)。

  1. Subscription

是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的连接,订阅者会通过它来请求更多的数据( request(long) ),或者中断连接( cancel() )。

整体流程
创建一个 Publisher 和一个 Subscriber

通过 Publisher::subscribe 关联订阅者

发布者创建一个 Subscription 然后调用 Subscriber::onSubscription,这样订阅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订阅者调用 Subscription::request 请求一定数量的数据

发布者调用 Subscriber::onNext 向订阅者传递数据,数据量不会超过订阅者指定的数量

当发布者没有更多数据时会调用 Subscriber::onComplete,如果出错就调用 Subscriber::onError

订阅者可以继续请求更多的数据,或者通过 Subscription::cancel 关闭连接

可以看到,订阅者调用 Subscription::request 主动请求,这就是对非阻塞背压的实现。

<think>好的,我现在要解决用户遇到的PDS报错:“Cannot mix blocking and non-blocking assignments to variable read_en”。这个问题出现在Verilog或SystemVerilog代码中,通常是因为在同一个always块中对同一个变量同时使用了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我需要一步步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给出解决方法。 首先,我应该回忆Verilog中阻塞和非阻塞赋值的区别。阻塞赋值是按顺序执行的,而非阻塞赋值是在块结束时并行更新的。如果在同一个always块中对同一变量混合使用这两种赋值方式,会导致仿真和综合工具无法确定正确的执行顺序,从而报错。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具体的代码示例。比如,用户可能在同一个always块中写了类似以下代码: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condition) begin read_en = 1'b1; // 阻塞赋值 end else begin read_en <= 1'b0; // 非阻塞赋值 end end 这里read_en在同一块中同时用了=和<=,导致冲突。 接下来,我需要解释为什么不能混用。阻塞赋值会立即更新变量,而非阻塞赋值则在块结束后更新。混用会导致仿真结果不确定,尤其在时序逻辑中,可能引起竞争条件,使得设计行为不可预测。 然后,解决方案应该是统一赋值方式。如果是组合逻辑,应该全部使用阻塞赋值;如果是时序逻辑(如时钟触发的always块),应该统一使用非阻塞赋值。例如,用户需要检查所有对read_en的赋值,确保在同一个always块中只用一种方式。 可能还需要检查是否有多个always块对同一变量进行赋值。比如,一个always块用阻塞,另一个用非阻塞,这种情况下即使分开块,但同一变量被不同块赋值也可能导致问题。不过根据报错信息,更可能是在同一块中混用。 另外,可能的其他情况是,在同一个块中不同的分支用了不同的赋值方式,比如if和else部分分别用了阻塞和非阻塞。需要统一修改为同一种。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一个修改后的正确示例,比如将上述例子中的阻塞赋值改为非阻塞: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condition) begin read_en <= 1'b1; // 非阻塞 end else begin read_en <= 1'b0; // 非阻塞 end end 或者,如果是组合逻辑,使用阻塞赋值: always @(*) begin if (condition) begin read_en = 1'b1; // 阻塞 end else begin read_en = 1'b0; // 阻塞 end end 同时提醒用户,组合逻辑必须覆盖所有条件,避免锁存器生成。 总结步骤:定位所有对read_en的赋值,检查是否在同一块中混用,统一修改为同一种赋值方式,确保组合或时序逻辑的正确使用。</think>在Verilog/SystemVerilog设计中,出现`Cannot mix blocking and non-blocking assignments to variable read_en`报错,表示对同一个变量`read_en`同时使用了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以下是逐步分析和解决方法: --- ### **步骤1:理解报错原因** - **阻塞赋值(`=`)**:立即生效,常用于组合逻辑(如`always @(*)`)。 - **非阻塞赋值(`<=`)**:在代码块结束时更新,用于时序逻辑(如`always @(posedge clk)`)。 - **冲突场景**:在同一个`always`块中对`read_en`混用了`=`和`<=`,导致仿真和综合工具无法确定赋值顺序。 --- ### **步骤2:定位问题代码** 检查所有对`read_en`赋值的`always`块。典型错误示例如下: ```verilog // 错误示例:混合赋值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eset) read_en = 1'b0; // 阻塞赋值(错误!) else if (condition) read_en <= 1'b1; // 非阻塞赋值(正确) end ``` --- ### **步骤3:统一赋值方式** 根据逻辑类型选择一致的赋值规则: #### **情况1:时序逻辑(时钟驱动)** - **全部使用非阻塞赋值**(`<=`) ```verilog // 正确示例:统一非阻塞赋值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eset) read_en <= 1'b0; // 非阻塞 else if (condition) read_en <= 1'b1; // 非阻塞 end ``` #### **情况2:组合逻辑(无时钟)** - **全部使用阻塞赋值**(`=`),并确保覆盖所有分支 ```verilog // 正确示例:统一阻塞赋值 always @(*) begin if (reset) read_en = 1'b0; // 阻塞 else if (condition) read_en = 1'b1; // 阻塞 else read_en = 1'b0; // 覆盖默认情况 end ``` --- ### **步骤4:检查多always块冲突** 确保`read_en`没有在其他`always`块中被不同赋值方式操作: ```verilog // 错误示例:多always块混合赋值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read_en <= new_value; // 非阻塞 end always @(*) begin read_en = another_value; // 阻塞(冲突!) end ``` - **解决方法**:一个变量只能在一个`always`块中赋值,或统一所有赋值方式。 --- ### **总结** 1. **时序逻辑**:统一使用`<=`。 2. **组合逻辑**:统一使用`=`,并覆盖所有条件分支。 3. **禁止跨always块混用**:同一变量不可在多个块中以不同方式赋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彻底解决混合赋值导致的PDS报错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