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中dependencyManagement使用

本文介绍了Maven中dependencyManagement和dependencies的区别及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统一管理项目的依赖版本,确保应用各部分的一致性,简化版本管理和升级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Maven中dependencyManagement的作用其实相当于一个对所依赖jar包进行版本管理的管理器。

在dependencyManagement下申明的dependencies,Maven并不会去实际下载所依赖的jar包,而是在dependencyManagement中用一个Map记录了jar的三维坐标。

 

版本的jar包就有两种判断途径:

1:如果dependencies里的dependency自己没有声明version元素,那么maven就

会到dependencyManagement里面去找有没有对该artifactId和groupId进行过版本声明,如果有,就继承它,如果没有就会报错,告诉你必须为dependency声明一个version

2:如果dependencies中的dependency声明了version,那么无论dependencyManagement中有无对该jar的version声明,都以dependency里的version为准。

 

1、DepencyManagement应用场景

         当我们的项目模块很多的时候,我们使用Maven管理项目非常方便,帮助我们管理构建、文档、报告、依赖、scms、发布、分发的方法。可以方便的编译代码、进行依赖管理、管理二进制库等等。

         由于我们的模块很多,所以我们又抽象了一层,抽出一个itoo-base-parent来管理子项目的公共的依赖。为了项目的正确运行,必须让所有的子项目使用依赖项的统一版本,必须确保应用的各个项目的依赖项和版本一致,才能保证测试的和发布的是相同的结果。

        在我们项目顶层的POM文件中,我们会看到dependencyManagement元素。通过它元素来管理jar包的版本,让子项目中引用一个依赖而不用显示的列出版本号。Maven会沿着父子层次向上走,直到找到一个拥有dependencyManagement元素的项目,然后它就会使用在这个dependencyManagement元素中指定的版本号。

 

来看看我们项目中的应用: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eclipse.persistence</groupId>
				<artifactId>org.eclipse.persistence.jpa</artifactId>
				<version>${org.eclipse.persistence.jpa.version}</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avax</groupId>
				<artifactId>javaee-api</artifactId>
				<version>${javaee-api.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继承父类-->
<parent>
		<artifactId>itoo-base-parent</artifactId>
		<groupId>com.tgb</groupId>
 
		<version>0.0.1-SNAPSHOT</version>
		<relativePath>../itoo-base-parent/pom.xml</relativePath>
	</parent>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artifactId>itoo-base</artifactId>
		<packaging>ejb</packaging>
		
		<!--依赖关系-->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javax</groupId>
			<artifactId>javaee-api</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fasterxml.jackson.core</groupId>
			<artifactId>jackson-annotations</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eclipse.persistence</groupId>
			<artifactId>org.eclipse.persistence.jpa</artifactId>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project>

 

 

          这样做的好处:统一管理项目的版本号,确保应用的各个项目的依赖和版本一致,才能保证测试的和发布的是相同的成果,因此,在顶层pom中定义共同的依赖关系。同时可以避免在每个使用的子项目中都声明一个版本号,这样想升级或者切换到另一个版本时,只需要在父类容器里更新,不需要任何一个子项目的修改;如果某个子项目需要另外一个版本号时,只需要在dependencies中声明一个版本号即可。子类就会使用子类声明的版本号,不继承于父类版本号。

 

2、Dependencies

       相对于dependencyManagement,所有生命在dependencies里的依赖都会自动引入,并默认被所有的子项目继承。

 

3、区别

           dependencies即使在子项目中不写该依赖项,那么子项目仍然会从父项目中继承该依赖项(全部继承)

         dependencyManagement里只是声明依赖,并不实现引入,因此子项目需要显示的声明需要用的依赖。如果不在子项目中声明依赖,是不会从父项目中继承下来的;只有在子项目中写了该依赖项,并且没有指定具体版本,才会从父项目中继承该项,并且version和scope都读取自父pom;另外如果子项目中指定了版本号,那么会使用子项目中指定的jar版本。

 

4、Maven约定优于配置

       它提出这一概念,为项目提供合理的默认行为,无需不必要的配置。提供了默认的目录

 

 

src                   ——>         源代码和测试代码的根目录

main                            应用代码的源目录

java                     源代码

resources           项目的资源文件

test                               测试代码的源目录

java                      测试代码

resources            测试的资源文件

target                                   编译后的类文件、jar文件等

 

        对于Maven约定优于配置的理解,一方面对于小型项目基本满足我们的需要基本不需要自己配置东西,使用Maven已经配置好的,快速上手,学习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对于不满足我们需要的还可以自定义设置,体现了灵活性。配置大量减少了,随着项目变的越复杂,这种优势就越明显。

### 解决Maven项目中Dependency Management下的Log4j报错问题 在处理Maven项目的`<dependencyManagement>`部分时,如果遇到与Log4j相关的错误,通常是因为依赖冲突或配置不一致引起的。以下是针对此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 1. **确认依赖版本一致性** 当引入多个日志框架(如SLF4J、Log4j)时,可能会发生版本冲突。例如,在引用中提到的`slf4j-log4j12`可能与其他库存在兼容性问题[^2]。建议检查以下几点: - 确认所有涉及的日志框架版本保持一致。 - 避免混用不同版本的SLF4J实现类(如`slf4j-simple`, `logback-classic`等),因为这可能导致重复绑定警告。 ```xml <!-- SLF4J API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2.0.7</version> </dependency> <!-- Log4j over SLF4J Bridge (推荐替代 slf4j-log4j12)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slf4j-impl</artifactId> <version>2.20.0</version> </dependency>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使用`log4j-slf4j-impl`来桥接SLF4J与Log4j 2之间的交互[^3]。 --- #### 2. **清理并重新构建项目** 有时IDE缓存或本地仓库中的旧文件会引发异常行为。可以尝试执行以下命令清除相关数据后再重建项目: ```bash mvn clean install -U ``` 这条指令强制更新SNAPSHOT依赖,并彻底清理目标目录内的编译产物[^1]。 --- #### 3. **调整Appender设置防止干扰** 如果有其他组件(比如ActiveMQ)试图向特定appender写入消息,则需确保这些操作不会影响正常运行流程。可以通过修改Log4j配置文件禁用不必要的记录器[^4]: ```properties # Disable JMS appender logging from ActiveMQ logger.jms.name = org.apache.activemq logger.jms.level = WARN logger.jms.additivity = false ``` 以上片段说明了如何将来自`org.apache.activemq`包的消息级别设为WARN及以上,从而减少冗余输出。 --- #### 4. **验证POM结构合理性** 对于大型多模块工程而言,合理定义父级POM中的`<dependencyManagement>`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子模块继承哪些默认坐标及其范围。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如何统一管理跨模块使用的日志工具集: ```xml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 统一指定基础日志接口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slf4j.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 明确选用的具体实现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log4j.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slf4j-impl</artifactId> <version>${log4j.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 此处利用占位符`${}`动态注入变量值以便于维护全局一致性。 --- ### 总结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即协调好各层间的依赖关系、妥善处置潜在冲突源以及优化整体架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乃至完全消除由Log4j所触发的一系列告警现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