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模式下的LVS负载均衡群集详解与部署指南

DR模式下的LVS负载均衡群集详解与部署指南

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高并发和高可用性是企业服务的关键需求。LVS(Linux Virtual Server)作为一种高效的负载均衡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级集群部署中。本文将详细介绍DR模式下的LVS负载均衡群集的工作原理、特点,并提供具体的部署步骤。

一、DR模式下的LVS负载均衡原理

DR模式(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是LVS的一种负载均衡工作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所有的客户端请求通过负载均衡器(Director Server)分发到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eal Server),而响应数据包直接从真实服务器发送回客户端,不经过负载均衡器。这样大大减轻了负载均衡器的压力,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1.1 数据包流向分析

  1. 客户端请求:客户端向负载均衡器发送请求,数据报文的源IP为CIP(Client IP),目标IP为VIP(虚拟IP)。
  2. 数据链路传输:负载均衡器和真实服务器位于同一网络中,数据通过二层数据链路层传输。
  3. 数据包转发:负载均衡器接收到请求后,判断目标IP是否为本机的VIP。如果是,则使用IPVS模块比对服务请求,并重新封装数据包,将源MAC地址修改为负载均衡器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修改为真实服务器的MAC地址,而源IP和目标IP保持不变。
  4. 真实服务器处理请求:真实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其MAC地址与自身匹配后进行处理,然后将响应数据包(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通过lo接口发送到物理网卡,再直接传送给客户端。
  5. 客户端接收响应:客户端最终接收到来自真实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包,而不经过负载均衡器。

1.2 DR模式的特点

  • 物理网络要求:负载均衡器和真实服务器必须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 灵活的IP配置:真实服务器可以使用私有地址或公网地址,但公网地址可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
  • 负载均衡器作为入口:负载均衡器仅作为请求的入口,不作为网关使用。
  • 直接响应:所有的请求经由负载均衡器,但响应报文直接从真实服务器返回客户端。
  • 路由配置要求:真实服务器的网关不能指向负载均衡器IP,发送的数据包不应经过负载均衡器。

二、DR模式LVS负载均衡群集的部署

在部署DR模式的LVS群集时,以下是关键的配置步骤:

2.1 配置负载调度器

假设负载调度器的IP为192.168.10.23,虚拟IP为192.168.10.180

  1. 基础配置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setenforce 0
    modprobe ip_vs
    yum -y install ipvsadm
    
  2. 配置虚拟IP地址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cp ifcf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