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语言
C语言知识点
Ashley zhao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降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新数组方法:array.at(index)
方括号语法的局限性通过索引访问数组元素一般使用方括号array[index]:const fruits = ['orange', 'apple', 'banana', 'grape'];const item = fruits[1];item; // => 'apple'表达式array[index]求值为位于index的数组项,这种方式也叫属性访问器。在大多数情况下,方括号语法是通过正索引(>= 0)访问项的好方法,它的语法简单且可读。但有时我们希望从末尾访问元素,而不是从开始访翻译 2022-03-22 22:43:45 · 268 阅读 · 0 评论 -
C语言与C++的比较
文件区别: 1) C语言文件后缀是.C; 2) C++源文件后缀名是.cpp;返回值区别: 1) C语言中,如果一个函数没有返回值类型,默认返回int; 2) C++中,如果一个函数没有返回值,则必须指定为void; 3.参数列表: 1)C语言中,如果没有指定参数列表则默认为可以接受任意个参数; 2)C++中,如果没有指定参数列表则默认为void,不接受任何参数; 4.定义原创 2017-04-03 12:34:09 · 436 阅读 · 0 评论 -
vs2010如何检测内存泄漏 .
本文分析了Windows环境使用MFC调试内存泄露的技术,介绍在Windows环境下用VC++查找,定位和消除内存泄露的方法技巧。 编译环境 VC++6.0 技术原理 检测内存泄漏的主要工具是调试器和 CRT 调试堆函数。若要启用调试堆函数,请在程序中包括以下语句:define CRTDBG_MAP_ALLOCinclude include define 语句将 CRT 堆函数的基版本映原创 2016-10-26 18:42:52 · 1012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对齐原因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 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 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结构体内存对其规则: 1.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2.其他成员原创 2016-10-26 19:02:35 · 467 阅读 · 0 评论 -
sizeof与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sizeof与数组 1.sizeof的说明 sizeof在C语言里面属于操作符,不属于函数,和变量的++,–属于同样的操作符。sizeof后面的括号里面,可以放类型名,数组名等内存大小确定的类型,不能计算函数名,可变数组的内存大小等 1.一维数组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include include include原创 2016-10-26 19:31:36 · 1760 阅读 · 0 评论 -
静态实现通讯录的增添、删除、查找等操作
1.test.h头文件define SUM 1000define MAX_Name 20define MAX_Sex 5define MAX_Addr 20define MAX_Age 5define MAX_Tele 12typedef struct person { char name[MAX_Name]; char tel[MAX_Tele]; char se原创 2016-12-03 19:02:36 · 734 阅读 · 0 评论 -
可变参数列表
c语言函数可变参数列表 在函数原型中,列出了函数期望接受的参数,但原型只能显示固定数目的参数。它不对参数的数量进行测试,无法检测参数过多的这种情况;我们假定它们并不存储于数组中。先来看一个计较差的,也是不太稳定的一个解决方案: 1 //计算指定数目的值的平均值(差的方案) 2 float average(int n_value,int v1,int v2,int v3,int v4,int原创 2016-11-07 12:33:55 · 436 阅读 · 0 评论 -
谈谈如何对栈和队列之间进行互相转换
1、使用栈实现一个队列 这个首先的借助两个栈,用栈的“先进后出”实现队列的“先进先出”的性质。那么就要用一个进行入栈,一个进行出栈;#include <stack>stack<T> stack1;stack<T> stack2;将元素插入stack1中,此时stack1中有元素,而stack2中为空;void TailInsert(const T &node){ stack1.pus原创 2017-07-22 13:18:54 · 70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