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目录
1、计算位示图大小
问题: 某文件系统采用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计算机系统的字长为64位,磁盘的容量为1024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那么位示图的大小需要( )个字。
解析: 计算机字长为64位,那么利用位示图表示时每个字能够表示64个物理块的存储情况:
磁盘的容量为1024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则共有1024GB/4MB=(256x1024)个物理块。(注意单位转换)
256x1024个物理块,每64个物理块占用一个字,所以需要256x1024/64=4096个字。
2、计算区域存储容量
问题: 内存按字节编址从B3000H到DABFFH的区域其存储容量为( )。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组成基础知识,本题是按字节编址,因此一个存储单元容量为1B,直接计算16进制地址包含的存储单元个数即可。
DABFFH-B3000H+1=27C00H=12x162+ 7x163+2x164=159K,按字节编址,故此区域的存储容量为159KB。
3、PV操作
前趋图中,进程存在明确的前趋和后继关系。前趋进程完成后以V()操作通知后继进程。后继进程开始前需要以P()操作检查前趋进程是否已完成。也可以直接在图示中进行标注,结点间的一>表示二者关系,箭头流出的结点是前趋进程,结束后也就是箭头流出位置,标注为V()操作以通知后继进程;箭头流入的结点是后继进程,开始前也就是箭头流入的位置,标注为P()操作以检查前趋进程。
题目: 完善下图①~⑥处的内容:
解析: P1没有前趋,有1个后继,P1执行后需要1个V()操作通知后继进程,即①填写V()操作;
P2有1个前趋,有2个后继,P2执行前需要有1个P0操作检查前趋,P2执行后需要2个V0操作通知后继进程,即②填写2个V()操作。
P3有1个前趋,有2个后继,P3执行前需要有1个P0操作检查前趋,P3执行后需要2个V0操作通知后继进程,即③填写2个V()操作。
P4有2个前趋,有1个后继,P4执行前需要有2个P()操作检查前趋,④缺少1个P()操作,P4执行后需要1个V()操作通知后继进程,即⑤填写1个V()操作。
P5有2个前趋,没有后继,P5执行前需要有2个P()操作检查前趋
即⑥填写2个P()操作。
4、索引文件单文件最大长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