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给你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和一个表示目标和的整数 targetSum
。判断该树中是否存在 根节点到叶子节点 的路径,这条路径上所有节点值相加等于目标和 targetSum
。如果存在,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示例 1:
输入:root = [5,4,8,11,null,13,4,7,2,null,null,null,1], targetSum = 22
输出:true
解释:等于目标和的根节点到叶节点路径如上图所示(5→4→11→2)。
示例 2:
输入:root = [1,2,3], targetSum = 5
输出:false
解释:树中存在两条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1 → 2): 和为 3
(1 → 3): 和为 4
不存在和为 5 的路径。
示例 3:
输入:root = [], targetSum = 0
输出:false
解释:由于树是空的,所以不存在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提示:
- 树中节点的数目在范围
[0, 5000]
内 -1000 <= Node.val <= 1000
-1000 <= targetSum <= 1000
解题思路
使用 深度优先搜索(DFS) 递归遍历所有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 递归终止条件:
- 当前节点为
null
→ 返回false
(空节点无路径)。 - 当前节点是叶子节点(左右子节点均为空)→ 判断剩余目标和是否等于节点值(
targetSum == root.val
)。
- 当前节点为
- 递归过程:
- 更新剩余目标值:
newTarget = targetSum - root.val
。 - 递归检查左子树或右子树是否存在满足
newTarget
的路径。
- 更新剩余目标值:
- 优化点:
- 短路逻辑(
||
):左子树存在路径时直接返回,避免冗余计算。 - 无额外数据结构:仅用递归栈,内存占用最低。
- 短路逻辑(
时间复杂度:O(N),每个节点访问一次。
空间复杂度:O(H),递归栈深度为树高度(最坏情况 O(N))。
代码实现(Java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PathSum(TreeNode root, int targetSum) {
// 空节点直接返回false
if (root == null) {
return false;
}
// 叶子节点:判断剩余目标和是否等于当前节点值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targetSum == root.val;
}
// 更新剩余目标值
int newTarget = targetSum - root.val;
// 递归检查左子树或右子树(短路优化)
return hasPathSum(root.left, newTarget) || hasPathSum(root.right, newTarget);
}
}
代码说明
- 递归终止条件:
root == null
:处理空树或非叶子节点的空子树。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到达叶子节点时检查路径和。
- 递归逻辑:
- 计算新目标值
newTarget = targetSum - root.val
,表示剩余需要的路径和。 - 递归检查左子树和右子树,用
||
连接确保找到一条路径即返回。
- 计算新目标值
- 优化效果:
- 无额外内存分配(如队列/列表)。
- 短路逻辑减少不必要的递归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