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PF基础
1.特性
OSPF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GP路由协议,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Dijkstra算法,也被称为SPF(Short Path First最短路径算法)。
IETF标准:OSPF可以被不同厂商的设备所支持
无环路由协议:执行的是SPF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
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和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
拥有不受限的跳计数:可以应用于大型网络
层次型:易拓展,路由器的负担不会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而急剧增加
区域化设计:减少路由更新的流量,降低内存、cpu和带宽的使用
快速收敛:使用触发式更新,路由可以快速收敛
支持验证:OSPF支持针对区域和链路的验证
2.OSPF术语
链路(link):当一个接口加入OSPF进程,它就被认为是一个ospf链路
链路状态(Link-State):链路的状态信息,包括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接口网络类型、链路的花费、链路上的邻居
路由器ID(Router ID,简称RID):用于识别路由器的IP地址,可以手工指定;如果没有指定,则选择所有环回接口中最高的IP地址;若没有环回口使用,选择物理接口中最高的IP地址。
邻居(Neighbor):连接在一个公共的网络上的路由器(≥2)
邻接(Adjacent):2台路由器之间的关系,允许直接交换路由更新数据。OSPF只与建立了邻接关系的邻居共享路由信息。邻居和邻接没有直接关系。
区域(Area):通过划分区域实现分层设计
指定路由器(DR,Designated Router):OSPF路由器在多路访问的网络中需要DR,DR代表该多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都把拓扑变化发送给DR和BDR,然后DR通知该多路访问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
备用的指定路由器(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备用DR,DR离线时代替DR工作。
花费(cost):每条链路都有一个花费,OSPF的唯一度量值。根据链路的带宽计算而来,可以人为修改。
ABR(area border router):位于一个或多个OSPF区域边界上、将这些区域连接到主干网络的路由器。ABR被认为同时是OSPF主干和相连区域的成员。
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一般是位于非OSPF区域和OSPF区域间互联的路由器。ASBR可以运行OSPF和另一路由选择协议(如RIP),把OSPF上的路由发布到其他路由协议上。ASBR必须处于非存根OSPF区域中。 在NSSA区域中,对7类LSA转换为5类LSA的路由器也是ASBR。所以说,ASBR不一定在2个协议之间,对于产生5类LSA的都是AS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