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选型:rocketMq和kafka对比

本文对比了RocketMQ和Kafka在消息队列选型中的优劣势,详细探讨了Kafka的高性能源于其顺序写入、Memory Mapped Files、Zero Copy和批量压缩技术。RocketMQ的高性能则依赖于顺序写入、随机读优化以及其特有的消费模型。Kafka的吞吐量更高,但可能牺牲可靠性;RocketMQ在topic数量较多时表现更优,适合复杂业务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为什么在RocketMQ和kafka中选型

在单机同步发送的场景下,Kafka>RocketMQ,Kafka的吞吐量高达17.3w/s,RocketMQ吞吐量在11.6w/s。

kafka高性能原因

生产者

Kafka会把收到的消息都写入到硬盘中,它绝对不会丢失数据。为了优化写入速度Kafak采用了两个技术,顺序写入和MMFile。

顺序写入

因为硬盘是机械结构,每次读写都会寻址->写入,其中寻址是一个“机械动作”,它是最耗时的。所以硬盘最“讨厌”随机I/O,最喜欢顺序I/O。为了提高读写硬盘的速度,Kafka就是使用顺序I/O。

收到消息后Kafka会把数据插入到文件末尾。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没有办法删除数据,所以Kafka是不会删除数据的,它会把所有的数据都保留下来,每个消费者(Consumer)对每个Topic都有一个offset用来表示读取到了第几条数据。

Memory Mapped Files

Kafka的数据并不是实时的写入硬盘,它充分利用了现代操作系统分页存储来利用内存提高I/O效率。

Memory Mapped Files也被翻译成内存映射文件,在64位操作系统中一般可以表示20G的数据文件,它的工作原理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的Page来实现文件到物理内存的直接映射。完成映射之后你对物理内存的操作会被同步到硬盘上(操作系统在适当的时候)。

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不可靠,写到mmap中的数据并没有被真正的写到硬盘,操作系统会在程序主动调用flush的时候才把数据真正的写到硬盘。Kafka提供了一个参数——p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