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C-V
文章平均质量分 70
三知半导体
三知半导体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RISCV GCC编译时指定生成的指令集
如果匹配之后运行还出错,比如:riscv64-unknown-linux-gnu-gcc -march=rv64imaf -mabi=lp64 *.c。上面那种情况报错是因为链接的时候出错导致,使用下面的-C只编译不链接就OK了。可以看出编译配置没有问题,是链接库不匹配导致。链接库不匹配,是在编译riscv gcc工具链的时候,重新编译工具链,选择multilib即可编译出支持多个库的gcc。参数指定目标指令集和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ABI)。编译时,可以通过 -march。若代码使用浮点指令但未启用。原创 2025-04-10 09:56:00 · 603 阅读 · 0 评论 -
riscv u-boot的hart_lottery机制
在多cpu中,第一个运行到这个位置的cpu(cpu0),t0为hart_lottery的地址,里面存储了0,amoswap.w.aqrl s2, t1, 0(t0)后使得s2存储了0,同时hart_lottery的地址里存储了t1的内容,这里t1在前面的代码赋了非0值,因此hart_lottery的地址里非0,因此cpu0中s2=0,不会到wait_for_gd_init。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自旋锁的获取过程。:在多核系统中,如果不同的Harts尝试同时访问同一资源(如内存、外设等),可能会导致资源冲突。原创 2024-11-07 19:27:56 · 711 阅读 · 0 评论 -
riscv-gnu-toolchain工具链
是一个用于 RISC-V 架构的 GNU 工具链,包含了多个工具和库,主要用于编译、调试和运行 RISC-V 程序。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在系统中安装并配置 RISC-V GNU 工具链,开始进行 RISC-V 程序的开发和调试。这些工具和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支持从代码编写、编译、链接到调试和运行的整个过程。原创 2024-10-22 16:54:25 · 587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riscv native gcc运行时需要指定sysroot
在RISC-V GCC编译器中是必要的,因为它确保编译器可以找到正确的系统头文件和库文件,以生成与目标RISC-V平台兼容的代码。:由于RISC-V GCC编译器是在宿主机上运行,但生成的代码是为RISC-V目标平台设计的,因此需要。通常指向一个包含RISC-V系统头文件和库文件的目录,这些文件是编译RISC-V程序所必需的。选项指定系统根目录。可以帮助编译器区分不同架构的库和头文件,确保为特定的RISC-V架构选择正确的文件。,编译器可以找到正确的库和头文件,确保编译出的程序能够在目标平台上正确运行。原创 2024-10-23 17:10:58 · 636 阅读 · 0 评论 -
多路原子指令
1. 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原子指令确保了在多线程环境中,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如果这个类中的所有操作都可以保证以原子方式执行,那么这个类是线程安全的。原子操作是指不可分割的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做。原子指令在多路并发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确保了在多线程或多处理器系统中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是安全的,避免了数据竞争和不一致性的问题。9. 跨平台性:虽然某些原子操作可能依赖于特定的硬件或操作系统支持,但许多现代编程语言和库提供了跨平台的原子操作实现,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实现一致的并发控制。原创 2024-10-24 22:57:22 · 266 阅读 · 0 评论 -
调试软件和调试系统
使用PC上的Linux里的DebugServer和GDB对一颗RISC-V SoC芯片进行debug, RISC-V芯片在开发板上,开发板和PC之间使用下载器,下载器一端连接开发板上连出的JTAG端口,一端连接PC上的USB接口。RISC-V SoC芯片:里面有RISC-V core,和SoC中的debug module相连,这个debug module对内控制RISC-V core、读取寄存器、访问memory,对外和JTAG控制器连接,JTAG控制器的接口连到芯片的PAD。原创 2024-10-24 09:04:52 · 260 阅读 · 0 评论 -
riscv fence指令使用案例
例如,在多核环境中,当一个核心进行了对共享内存的写操作后,使用。在嵌入式系统中,当CPU处理来自外设的中断时,需要确保在发送中断完成信号之前,所有相关的I/O操作都已经完成。指令,处理器可能会提前执行一些后续的I/O操作,导致系统认为中断处理尚未完成,从而产生不一致或错误的行为。指令,可以避免因指令乱序执行导致的系统不一致或错误行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指令,可以保证中断完成信号是在所有相关的中断处理操作完成后才发出的。指令之前的读和写操作完成后,后续的读和写操作才能执行。指令来做内存访问的同步。原创 2024-10-21 13:46:43 · 1067 阅读 · 0 评论 -
riscv kernel会什么时候调用opensbi的代码
在RISC-V架构下,Linux内核会在多种情况下调用OpenSBI的代码。OpenSBI(Open Source Supervisor Binary Interface)是RISC-V平台上提供M模式(Machine Mode)服务的固件,它允许S模式(Supervisor Mode)的操作系统通过SBI(Supervisor Binary Interface)与M模式进行交互。指令进入M模式,触发SBI调用。具体的SBI扩展ID和功能ID决定了调用的具体服务。原创 2024-10-21 11:32:16 · 1034 阅读 · 0 评论 -
要在目标机上运行交叉编译后的SPEC CPU2006基准测试并获取报告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在QEMU模拟的RISC-V环境中成功运行SPEC CPU2006基准测试并获取报告。通过这些步骤,你应该能够找出无法进入内核的原因,并成功启动RISC-V系统。如果你不确定问题出在哪里,可以尝试使用预编译的RISC-V镜像来验证你的QEMU配置是否正确。将编译好的文件传输到目标机(QEMU模拟的RISC-V环境)。在目标机上,确保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以便能够找到运行benchmark所需的库和工具。• 内核:确保内核是为RISC-V编译的,并且支持你所使用的QEMU虚拟机配置。原创 2024-10-26 16:03:28 · 1207 阅读 · 0 评论 -
u-boot第一阶段启动过程
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一些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初始化,并调用第二阶段的代码;第二阶段则通常使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而且代码会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它是自动生成的,生成的源码包括start.S, uart驱动文件,sd(SPI)驱动文件,设备树等。a.根据链接脚本,使用gcc把汇编代码,编译为elf格式的目标文件。· 为加载u-boot的第二阶段代码准备RAM空间。d.把img文件中的内容复制到bootrom.sv中。· 复制u-boot的第二阶段代码到RAM空间中。原创 2024-10-25 10:54:08 · 361 阅读 · 0 评论 -
risc-v系统启动流程
riscv 系统启动原创 2024-10-25 10:47:30 · 1594 阅读 · 1 评论 -
qemu简介
当QEMU用作虚拟器时,QEMU的优点在于其实纯软件实现的虚拟化模拟器,几乎可以模拟任何硬件设备,但是也正因为QEMU是纯软件实现的,因此所有指令都需要QEMU转手,因此会严重的降低性能。而可行的办法是通过配合KVM或Xen来进行加速,KVM 是硬件辅助的虚拟化技术,主要负责比较繁琐的CPU 和内存虚拟化,而 QEMU 则负责 I/O 虚拟化,两者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相得益彰。为了方便调试和分析,QEMU 提供了 Trace功能,可以跟踪和记录指令的执行过程,从而实现对虚拟机的深入分析和性能优化。原创 2024-10-25 10:27:03 · 653 阅读 · 0 评论 -
riscv-gcc扩展指令修改
打开 riscv-tools/riscv-opcodes/opcodes文件,在这里,将能够看到分配给各种指令的各种操作码和指令位。1.4将指令类型、寄存器加入文件riscv-binutiles/ opcode/riscv-opc.c中,riscv_kvec_names_numeric(kp0。1.5增加寄存器需要修改riscv-binutiles/gas/config/tc-riscv.c中如下两个函数。加入文件riscv-binutiles/include/opcode/riscv-opc.h这。原创 2024-10-25 10:12:44 · 526 阅读 ·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