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数组(共n个元素)的元素修改和连续元素求和的复杂度分别为O(1)和O(n)。树状数组通过将线性结构转换成伪树状结构(线性结构只能逐个扫描元素,而树状结构可以实现跳跃式扫描),使得修改和求和复杂度均为O(lgn),大大提高了整体效率。
给定序列(数列)A,我们设一个数组C满足
C[i] = A[i–2^k+ 1] + … + A[i]
其中,k为i在二进制下末尾0的个数,i从1开始算!
则我们称C为树状数组。
下面的问题是,给定i,如何求2^k?
答案很简单:2^k=i&(i^(i-1)) ,也就是i&(-i) 为什么呢?? 请看下面:
整数运算 x&(-x),当x为0时结果为0;x为奇数时,结果为1;x为偶数时,结果为x中2的最大次方的因子。
因为:x &(-x) 就是整数x与其相反数(负号取反)的按位与:1&1=1,0&1 =0, 0&0 =1。具体分析如下:
□ 当x为0时,x&(-x) 即 0 & 0,结果为0;
□ 当x不为0时,x和-x必有一个为正。不失一般性,设x为正。
●当x为奇数时,最后一个比特为1,取反加1没有进位,故x和-x除最后一位外前面的位正好相反,按位与结果为0。最后一位都为1,故结果为 1。
●当x为偶数,且为2的m次方(m>0)时,x的二进制表示中只有一位是1(从右往左的第m+1位),其右边有m位0,左边也都是0(个数由表示 x的字 节数决定),故x取反加1后,从右到左第有m个0,第m+1位及其左边全是1。这样,x& (-x) 得到的就是x。
●当x为偶数,却不为2的m次方的形式时,可以写作x= y * (2^k)。其中,y的最低位为1。实际上就是把x用一个奇数左移k位来表示。这时,x的 二进制 表示最右边有k个0,从右往左第k+1位为1。当对x取反时,最右边的k位0变成1,第k+1位变为0;再加1,最右边的k位就又变成了0,第 k+1位因为进 位的关系变成了1。左边的位因为没有进位,正好和x原来对应的位上的值相反。二者按位与,得到:第k+1位上为1,左边右边都为 0。结果为2^k,即 x中包含的2的最大次方的因子。
总结一下:x&(-x),当x为0时结果为0;x为奇数时,结果为1;x为偶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