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轮询

探讨DNS轮询在高可用、扩展性与负载均衡中的角色,对比nginx、lvs、f5等技术,分析DNS轮询在大规模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经常有人会说DNS轮询是过时的技术,是可以被其他方案替代的,nginx前端加入lvs和keepalived可以替代“DNS轮询”,F5能搞定接入层高可用、扩展性、负载均衡,可以替代“DNS轮询”,“DNS轮询”究竟是不是过时的技术,是不是可以被其他方案替代,接下来本文将要做细致讨论。

1.面临的问题

nginx、lvs、keepalived、f5、DNS轮询,每每提到这些技术,往往讨论的是接入层的这样几个问题:

1)可用性:任何一台机器挂了,服务受不受影响

2)扩展性:能否通过增加机器,扩充系统的性能

3)反向代理+负载均衡:请求是否均匀分摊到后端的操作单元执行

2.对上面的名词的解释

由于每个技术人的背景和知识域不同,上面那些名词缩写(运维的同学再熟悉不过了),还是花1分钟简单说明一下(详细请自行“百度”):

1)nginx:一个高性能的web-server和实施反向代理的软件

2)lvs:Linux Virtual Server,使用集群技术,实现在linux操作系统层面的一个高性能、高可用、负载均衡服务器

3)keepalived:一款用来检测服务状态存活性的软件,常用来做高可用

4)f5:一个高性能、高可用、负载均衡的硬件设备(听上去和lvs功能差不多?)

5)DNS轮询:通过在DNS-server上对一个域名设置多个ip解析,来扩充web-server性能及实施负载均衡的技术

3.接入层架构演进

【裸奔时代(0)单机架构】

裸奔时代的架构图如上:

1)浏览器通过DNS-server,域名解析到ip

2)浏览器通过ip访问web-server

缺点

1)非高可用,web-server挂了整个系统就挂了

2)扩展性差,当吞吐量达到web-server上限时,无法扩容

注:单机不涉及负载均衡的问题

【简易扩容方案(1)DNS轮询】

假设tomcat的吞吐量是1200次每秒,当系统总吞吐量达到3600时,如何扩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DNS轮询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方案:

此时的架构图如上:

1)多部署几份web-server,1个tomcat抗1000,部署3个tomcat就能抗3000

2)在DNS-server层面,域名每次解析到不同的ip

优点

1)零成本:在DNS-server上多配几个ip即可,功能也不收费

2)部署简单:多部署几个web-server即可,原系统架构不需要做任何改造

3)负载均衡:变成了多机,但负载基本是均衡的

缺点

1)非高可用:DNS-server只负责域名解析ip,这个ip对应的服务是否可用,DNS-server是不保证的,假设有一个web-server挂了,部分服务会受到影响

2)扩容非实时:DNS解析有一个生效周期

3)暴露了太多的外网ip

【简易扩容方案(2)nginx】

此时的架构图如上:

1)站点层与浏览器层之间加入了一个反向代理层,利用高性能的nginx来做反向代理

2)nginx将http请求分发给后端多个web-server

优点

1)DNS-server不需要动

2)负载均衡:通过nginx来保证

3)只暴露一个外网ip,nginx->tomcat之间使用内网访问

4)扩容实时:nginx内部可控,随时增加web-server随时实时扩容

5)能够保证站点层的可用性:任何一台tomcat挂了,nginx可以将流量迁移到其他tomcat

缺点:

1)时延增加+架构更复杂了:中间多加了一个反向代理层

2)反向代理层成了单点,非高可用:tomcat挂了不影响服务,nginx挂了怎么办?

【高可用方案(3)keepalived】

为了解决高可用的问题,keepalived出场了

此时:

1)做两台nginx组成一个集群,分别部署上keepalived,设置成相同的虚IP,保证nginx的高可用

2)当一台nginx挂了,keepalived能够探测到,并将流量自动迁移到另一台nginx上,整个过程对调用方透明

优点

1)解决了高可用的问题

缺点

1)资源利用率只有50%

2)nginx仍然是接入单点,如果接入吞吐量超过的nginx的性能上限怎么办,例如qps达到了50000咧?

【scale up扩容方案(4)lvs/f5】

nginx毕竟是软件,性能比tomcat好,但总有个上限,超出了上限,还是扛不住。

lvs就不一样了,它实施在操作系统层面;f5的性能又更好了,它实施在硬件层面;它们性能比nginx好很多,例如每秒可以抗10w,这样可以利用他们来扩容,常见的架构图如下:

此时:

1)如果通过nginx可以扩展多个tomcat一样,可以通过lvs来扩展多个nginx

2)通过keepalived+VIP的方案可以保证可用性

99.9999%的公司到这一步基本就能解决接入层高可用、扩展性、负载均衡的问题。

这就完美了嘛?还有潜在问题么?

好吧,不管是使用lvs还是f5,这些都是scale up的方案,根本上,lvs/f5还是会有性能上限,假设每秒能处理10w的请求,一天也只能处理80亿的请求(10w秒吞吐量*8w秒),那万一系统的日PV超过80亿怎么办呢?(好吧,没几个公司要考虑这个问题)

【scale out扩容方案(5)DNS轮询】

水平扩展,才是解决性能问题的根本方案,能够通过加机器扩充性能的方案才具备最好的扩展性。

facebook,google,baidu的PV是不是超过80亿呢,它们的域名只对应一个ip么,终点又是起点,还是得通过DNS轮询来进行扩容

此时:

1)通过DNS轮询来线性扩展入口lvs层的性能

2)通过keepalived来保证高可用

3)通过lvs来扩展多个nginx

4)通过nginx来做负载均衡,业务七层路由

4.结论

聊了这么多,稍微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1)接入层架构要考虑的问题域为:高可用、扩展性、反向代理+扩展均衡

2)nginx、keepalived、lvs、f5可以很好的解决高可用、扩展性、反向代理+扩展均衡的问题

3)水平扩展scale out是解决扩展性问题的根本方案,DNS轮询是不能完全被nginx/lvs/f5所替代的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配置DNS轮询以及它的工作原理。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DNS轮询的基本概念。根据之前的引用资料,DNS轮询是通过在DNS服务器上配置多个A记录,将同一个域名指向不同的IP地址,从而实现负载均衡。不过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靠性差和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接下来,用户可能想知道具体的配置步骤。我需要分步骤解释,比如如何在DNS服务商的控制面板中添加多条A记录,每条记录对应不同的服务器IP,然后设置相同的TTL值。还要提到轮询的顺序,通常是按照添加的顺序进行轮询,但不同的DNS服务商可能有不同的策略。 然后,工作原理部分需要说明当用户发起DNS查询时,DNS服务器会轮流返回不同的IP地址,这样用户的请求就被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同时要指出DNS轮询的局限性,比如没有健康检查机制,如果某台服务器宕机,DNS无法自动剔除它,导致用户可能访问到故障服务器。 另外,用户可能关心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比如结合其他负载均衡方法,或者使用高TTL和低TTL的优缺点。例如,高TTL可以减少DNS查询次数,但一旦服务器故障影响时间更长;低TTL可以更快更新,但增加DNS服务器负担。 还要确保回答中提到的配置示例清晰,可能用例子来说明,比如添加三条A记录对应三个IP,这样用户查询时依次得到不同IP。同时,引用之前提到的引用资料,比如引用[2]和[3]提到的DNS轮询的优缺点,成本低但可靠性差。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配置步骤、优缺点比较、适用场景以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这样用户可以有进一步了解的途径。需要检查是否所有引用都正确标注,比如引用[2]和[3]提到的负载均衡效果和健康检查的问题。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先解释DNS轮询是什么,然后详细说明配置步骤和工作原理,接着讨论优缺点和注意事项,最后附上相关问题。确保使用中文,并且数学公式正确使用LaTeX格式,虽然这个问题可能用不到数学公式,但如果有的话需要检查格式。同时,代码块要正确展示配置示例,比如用伪代码或具体DNS记录示例。</think>### DNS轮询的实现与工作原理 #### 一、DNS轮询的配置步骤 1. **添加多条A记录** 在DNS服务商的管理界面中,为同一域名添加多个A记录,每个记录指向不同的服务器IP地址。例如: ``` example.com A 192.0.2.1 example.com A 203.0.113.2 example.com A 198.51.100.3 ``` 2. **设置相同的TTL(Time to Live)** 为所有A记录设置相同的TTL值(如300秒),控制DNS缓存时间以平衡更新速度和查询效率[^2][^4]。 3. **轮询顺序** DNS服务器默认按添加顺序轮询返回IP地址。例如,首次查询返回`192.0.2.1`,第二次返回`203.0.113.2`,依此类推[^3]。 #### 二、DNS轮询的工作原理 1. **用户发起DNS查询** 当用户访问`example.com`时,本地DNS服务器会向权威DNS服务器请求解析。 2. **DNS服务器返回IP列表** 权威DNS服务器按轮询顺序返回不同的IP地址,实现请求分配到不同服务器[^3]。 3. **客户端缓存机制** 客户端和本地DNS服务器会缓存解析结果,TTL到期后重新查询,更新IP分配。 #### 三、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低成本**:无需专用负载均衡设备,仅需配置DNS记录[^1]。 - **部署简单**:适合小型网站或作为大型系统的辅助方案[^2]。 - **缺点** - **无健康检查**:故障服务器无法自动剔除,可能导致部分请求失败。 - **负载不均衡**:仅依赖简单轮询,无法根据服务器状态动态调整。 #### 四、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1. **结合其他负载均衡技术** 大型网站常将DNS轮询与硬件负载均衡(如F5)或软件方案(如Nginx)结合,提升可靠性。 2. **TTL优化建议** - 高TTL(如1小时):减少DNS查询压力,但故障恢复延迟增加。 - 低TTL(如1分钟):加快故障切换速度,但增加DNS服务器负载[^3]。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