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15.优化
优化方式:
-
从设计上
-
从查询上
-
从索引上
-
从存储上
15.1 查询SQL执行效率
语法:show [session | global |] status
- 查看服务器状态信息
参数 | 意义 |
---|---|
Com_select | 执行select操作数次,一次查询只累加1 |
Com_insert | 执行insert操作数次,对批量插入的insert操作,只累加1次 |
Com_update | 执行update操作数次 |
Com_delete | 执行delete操作数次 |
Innodb_rows_read | select查询返回的行数 |
Innodb_rows_inserted | 执行insert操作插入的行数 |
Innodb_rows_updated | 执行update操作更新的行数 |
Innodb_rows_deleted | 执行delete操作删除的行数 |
Connections | 试图连接MySQL服务器的次数 |
Uptime | 服务器工作时间 |
Slow_queries | 慢查询的次数 |
15.2 定位低效率执行SQL
两种方式:
-
慢查询日志:定位执行效率较低的SQL语句
-
show processlist:该指令查看当前MySQL在进行的线程,包括线程的状态、是否锁表等,可实时查看SQL执行情况,同时对一些锁表操作进行优化
15.2.1 show processlist
-
id:用户登录mysqld时,系统分配的"connection_id",可用函数connection_id()查询
-
user:显示当前用户。若不是root,该命令只显示用户权限范围的SQL语句
-
host:显示语句从哪个ip端口上发的,可用来跟踪出现问题语句的用户
-
db:显示进程目前连接的数据库
-
command:显示当前连接执行的命令,一般取值为休眠(sleep),查询(query),连接(connect)等
-
time:显示状态持续的时间,单位是秒
-
state:显示使用当前连接的SQL语句状态。描述的是语句执行中的某一个状态
-
info:显示SQl语句,判断问题语句的重要依据
15.3 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 基本使用
-
id:序列号,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者是操作表的顺序
-
select_type:SELECT的类型
-
table:输出结果集的表
-
type:表的连接类型
-
possible_keys:查询时,可能使用的索引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
-
key_len:索引字段的长度
-
rows:扫描行的数量
-
extra:执行情况的说明和描述
15.4 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 id
-
相同id表示加载表的顺序是从上到下
-
不同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
id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时存在。id相同可认为是一组,从上往下顺序执行;在所有组中,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15.5 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 select_type
- 表示SELECT类型
select_type | 意义 |
---|---|
SIMPLE | select查询,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UNION |
PRIMARY | 查询中包含任何复杂的子查询,最外层查询标记为该标识 |
SUBQUERY | SELECT或WHERE列表中包含了子查询 |
DERIVED | FROM列表中包含的子查询,被标记为DERIVED,MySQL会递归执行子查询,将结果放入临时表中 |
UNION | 若第二个SELECT出现在UNION后,则标记为UNION;若UNION包含在FROM子句的子查询中,外层SELECT将被标记DERIVED |
UNION RESULT | UNION表获取结果的SELECT |
15.6 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 type
- 显示访问类型
type | 意义 |
---|---|
NULL | 不访问任何表,索引,直接返回结果 |
system | 系统表,少量数据,通常不需要进行磁盘IO |
const | 命中主键或唯一索引 |
eq_ref | 对于前表的每一行,后表只有一行被扫描 |
ref | 非唯一性索引扫描,返回匹配某个单独值的所有行 |
range | 只检索给定返回的行,使用一个索引来选择行 |
index | 需要扫描索引上的全部数据 |
all | 全表扫描,此时id上无索引 |
结果值从最好到最坏:system->const->eq_ref->ref->range->index->all
15.7 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其他指标字段
-
table:显示所访问数据库中表名称有时不是真实的表名字,可能是简称
-
rows:扫描行的数量
-
possible_keys:显示可能应用在该表的索引,一个或多个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若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
-
key_len: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该值为索引字段最大可能长度,不是实际使用长度,在不损失精度的情况下,长度越短越好
-
extra:
extra | 意义 |
---|---|
using filesort | 说明数据库会对数据使用一个外部的索引排序,不按照表内的索引顺序进行读取,效率较低 |
using temporary | 需建立临时表来暂存中间结果,效率较低 |
using index | SQL所需返回的所有列数据均在一颗索引树上,避免访问表的数据行,效率可观 |
15.8 show profile分析SQL
通过have_profiling参数,可看到当前MySQL是否支持profile
select @@have_profiling;
set profiling=1 -- 开启profiling开关
show profile for query query_id 可查看到该SQL执行过程中每个线程的状态和消耗时间
15.9 trace分析优化器执行计划
set optimizer_trace="enabled=on",end_markers_in_json=on;
set optimizer_trace_max_mem_size=1000000;
- 打开trace,设置格式为json,并设置trace最大能用的内存大小,避免解析过程中默认内存太小而不能完整展示
通过information_schema.optimizer_trace可知道MySQL如何执行SQL
-- 执行SQL
select * from emp;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optimizer_trace \G;
15.10 使用索引优化
15.10.1 数据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name varchar(20),
age int,
sex varchar(20),
address varchar(20),
primary key(id)
);
insert into stu values(1,'xiaoming',19,'男','北京');
insert into stu values(2,'xiaowang',25,'女','深圳');
insert into stu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