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绪论
概念
- 数据 : 描述事物符号记录
- 数据模型 :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通俗的讲,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 将数据模型分为三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
- 实体 :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学生 、部门 等)
- 属性 :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属性 (学号、姓名等)
- 码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即特征这一列的名字)
- 联系 :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 一对一 、一对多 和 多对多 等多种模型
数据模型
- 层次模型: 树形结构,适合一对多的实体联系。
- 网状模型:
-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1个的双亲结点。
例如:学生选课案例 (三个实体 学生、课程、选课) 学生于选课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 课程于选课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一门课可以被多个学生选)
简单理解就是网状模型用来描述多个一对多的关系
-
关系模型
- 由一组关系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要求关系必须满足一定规范条件。
-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 实体完整性
- 参照完整性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 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
- 外模式 : (1)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一个外模式可以对应多个用户程序,但一个用户程序只能对应一个外模式。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 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内模式:数据在内部的存储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外模式/内模式映像:一个模式可以对应多个外模式。
-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