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布线的基本要求
1. 布线次序考虑
1) 规则驱动布线遵循的基本步骤
定义禁布区,或控制区;
若有规则约束,要求设置规则;
试布线,评估单板是否可以布通,若不能布通,需要采用策略;
Fanout后对覆盖率检查,通常要求满足100%的覆盖率;自动Fanout不能完全覆盖时,要
求手工调整达到100%覆盖,采用Fanout策略;
分析单板自动布线的可行性,对初始阶段和收敛阶段进行判断;
优先布关键信号线或附有规则的信号线,规则检查,要求有规则的关键信号线满足相应
的约束规则;
其次对非关键信号线走线,总体规则检查,要求非关键信号线满足普通的设计要求;
综合使用布线策略,解决冲突;
对布线进行后处理,以改善信号质量,利于加工。
2) 规则优先:若有规则存在,则优先布置有规则要求的信号线,然后布置非关键信号
线;
3) 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摸拟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差分信号和同步信号等
关键信号优先布线;
4) 密度优先: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
开始布线。
二.约束规则设置基本要求
1) 在布线之前需进行物理规则和电气规则的定义,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规则进行
检查,使设计满足规则要求;
2) 物理约束规则应综合考虑DFM、DFT、DFA,同时也要考虑印制线的电流、电压
以及禁布区和属性问题;
3) 电气约束规则应从器件资料和预仿真分析过程中合理提取。
三.布线处理的基本要求
1) 规则驱动布线时,保证规则的合理性,使用并提供过程Do文件;
2) 过孔、线宽、安全间距避免采用极限值。
3) 规则驱动布线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