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之事务
一、概述
(1)事务是一种机制、一个操作序列,包含了一组数据库操作命令,并且把所有的命令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即这一组数据库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2)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逻辑单元,在数据库系统上执行并发操作时,事务是最小的控制单元。
(3)事务适用于多用户同时操作的数据库系统的场景,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交易系统等等。
(4)事务通过事务的整体性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简单来说,所谓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二、事务的ACID特点
ACID,是指在可靠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事务(transaction)应该具有的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这是可靠数据库所应具备的几个特性。
原子性
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
事务是一个完整的操作,事务的各元素是不可分的。
事务中的所有元素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提交或回滚。
如果事务中的任何元素失败,则整个事务将失败。
例如:
A给B转帐100元钱的时候只执行了扣款语句,就提交了;
此时如果突然断电,A账号已经发生了扣款,B账号却没收到加款,在生活中就会引起纠纷。
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务的原子性来保证事务要么都执行,要么就都不执行。
一致性
指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当事务完成时,数据必须处于一致状态。
在事务开始前,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处于一致状态。
在正在进行的事务中,数据可能处于不一致的状态。
当事务成功完成时,数据必须再次回到已知的一致状态。
例如:
对银行转帐事务,不管事务成功还是失败,应该保证事务结束后表中A和B的存款总额跟事务执行前一致。
隔离性
隔离性概念
指在并发环境中,当不同的事务同时操纵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的完整数据空间。
对数据进行修改的所有并发事务是彼此隔离的,表明事务必须是独立的,它不应以任何方式依赖于或影响其他事务。
修改数据的事务可在另一个使用相同数据的事务开始之前访问这些数据,或者在另一个使用相同数据的事务结束之后访问这些数据。
事务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分类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有可能回滚的。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内两个相同的查询却返回了不同数据。这是由于查询时系统中其他事务修改的提交而引起的。
幻读:一个事务对一个表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这种修改涉及到表中的全部数据行。同时,另一个事务也修改这个表中的数据,这种修改是向表中插入一行新数据。那么,操作前一个事务的用户会发现表中还有没有修改的数据行,就好象发生了幻觉一样。
丢失更新:两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条记录,A先修改记录,B也修改记录(B不知道A修改过),B提交数据后B的修改结果覆盖了A的修改结果。
Mysql 及事物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 (读取尚未提交的数据) :不解决脏读
read committed(读取已经提交的数据) :可以解决脏读
repeatable read(重读读取):可以解决脏读 和 不可重复读 —mysql默认的
serializable(串行化):可以解决 脏读 不可重复读 和 幻读—相当于锁表
mysql默认的事务处理级别是 repeatable read ,而Oracle和SQL Server是 read committed
事务的相关查询命令
查询全局事务隔离级别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isolation%';
或者
SELECT @@global.tx_isolation;
查询会话事务隔离级别
show session variables like '%isolation%';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