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线程池在日常开发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度多个线程来执行任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能。C++11 引入了很多新特性,例如 std::thread、std::mutex、std::future 和 std::condition_variable,这些特性使得实现一个高效的线程池变得更加容易。本文将一步步讲解如何使用C++11来设计一个简单的线程池,并讨论其工作原理及一些简化的方法。
设计要点
在设计一个线程池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任务队列:线程池需要一个任务队列来存储待执行的任务。当线程池中的线程空闲时,它会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执行。
- 线程管理:线程池需要能够动态管理线程的数量,根据任务负载调整线程池中的线程数。
- 任务调度:线程池需要有一个机制来调度任务的执行,并确保任务能够在某个线程上执行。
- 线程同步:由于多个线程会并发地访问任务队列,线程池需要使用同步机制来保证线程安全。
线程池的实现
下面我们来实现一个C++11的线程池
- 任务类型
我们使用 std::function<void()> 来表示任务,这是一个泛型可调用对象,能够存储任意的可调用对象(如函数、lambda 表达式、函数对象等),使得任务队列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 任务队列
任务队列使用std::queue<std::function>来存储,它是一种FIFO的数据结构,保证了任务按顺序执行。 - 线程安全
使用 std::mutex 来保护对任务队列的访问,防止多个线程同时修改任务队列而导致数据竞争。std::unique_lockstd::mutex 用于在进入临界区时锁定互斥锁,并且在锁定的同时具备更好的灵活性,比如可以在需要时手动解锁。 - 任务调度
std::condition_variable 用于线程间的通信。当任务队列中有新任务被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