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給予校友子女或捐贈者親屬方的特殊錄取待遇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富人的平權行動。在週一提交的申訴中,一家法律活動團體要求聯邦政府叫停這種做法,並指出,在上週最高法院嚴格限制了基於種族考慮的招生之後,實現教育公平成了更加迫切的問題。
波士頓地區的三個團體要求教育部重新檢討哈佛大學的錄取行為,稱該大學的招生政策歧視黑人、西語裔和亞裔申請者,而青睞那些有校友或捐贈者關係、資質更差的白人申請者。
「為什麼我們要把先輩積累的特權和優勢當做給孩子的獎勵?」負責代理此案的「民權律師」(Lawyers for Civil Rights)執行董事伊萬·埃斯皮諾薩·馬德里加爾質問道。「家族姓氏和銀行帳戶裡的金額並非成績的衡量標準,也不應影響大學錄取的結果。」
就在自由派團體發起申訴前不久,保守派組織「學生公平錄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在最高法院贏得了訴訟。此案給哈佛大學等名校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要求它們取消對校友和捐贈者子女的優待。
廣告
負責審查該申訴的教育部民權事務辦公室可能將會開展調查。拜登總統在最高法院下達裁決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將要求教育部檢討「繼承錄取等做法,以及擴大了特權而非機會的其他招生制度」。
哈佛大學發言人妮可·魯拉表示,校方不會對該申訴置評,但她重申了上週聲明的內容:「正如我們所說,在未來數週到數月時間裡,本校將依據法院新判例來決定如何維護我們的基本價值觀。」
一些大學辯稱,此類招生有助於建立校園社區文化,鼓勵捐款,而這些捐款可以用於學費補助。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公眾(佔75%)認為,大學招生中的繼承偏好不應成為一個錄取因素。
而在最近,各個政治派別中要求取消繼承和捐贈錄取偏好的呼聲都越來越多。
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Twitter上表示,如果最高法院「對其荒謬的『種族色盲』主張是認真的,那他們就應該廢除繼承式錄取,也就是屬於特權階層的平權行動」。
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總統候選人蒂姆·史考特在福克斯新聞節目《福克納聚焦》(The Faulkner Focus)上表示,「哈佛大學讓招生更平等的辦法之一,就是取消優待受庇蔭子女的繼承招生項目。」
杜克大學的經濟學家彼得·阿爾西迪亞科諾在分析哈佛大學的招生數據後發現,典型的白人繼承申請者的錄取機會比典型的白人無繼承申請者高出五倍。
廣告
即便如此,該研究指出,取消繼承錄取也不能抵消哈佛大學取消考慮種族因素的招生後給多樣性造成的破壞。
最高法院一些法官在取消考慮種族因素招生的裁決中也批判了繼承式錄取。在與法庭多數意見一致的意見書中,大法官尼爾·戈薩奇針對捐贈者和校友子女受到的優待表示:「對於那些無法展示父母的成功或校友會活動經歷的申請者來說,這些規定沒有任何助益。雖然這表面上看起來也是種族中立,但這種偏好無疑對白人和富有申請者最為有利。」
大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在反對意見中提到了繼承式錄取,她認為保持以種族為基礎的優先錄取政策是公平的,因為當下的現實是招生中的大部分問題都「不利於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裔」。
雖然科羅拉多州在2021年通過了禁止公立大學繼承式錄取的法律,但國會和其他多個州的立法都沒能取得進展。
去年紐約州提出的法案遭到了該州私立學校組織「獨立學院及大學委員會」的反對,該委員會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和科爾蓋特大學等名校。
康乃狄克州議會去年就這個問題舉行了聽證會,耶魯大學是公開反對的私立學校之一。耶魯大學本科招生負責人耶利米·昆蘭在書面證詞中表示,擬議的禁令屬於政府對大學事務的干涉。
廣告
一些私立名校在取消繼承式錄取方面的進展尤其緩慢,麻省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阿默斯特學院是少數幾所不採用這種錄取辦法的精英學府。
上個月,阿默斯特學院在一份介紹秋季新生——這是該學院取消繼承式錄取偏好後招收的首屆學生——的新聞稿中表示,這屆秋季新生的家族初代學生數量創造了歷史,佔比達19%,而有繼承背景的學生佔比下降至6%,此前這一比例為11%。
向教育部申訴的三家組織分別是奇卡計劃(Chica Project)、新英格蘭非裔社區經濟發展(African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ew England)以及大波士頓拉丁裔網路(Greater Boston Latino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