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個非常虔誠的男孩
教宗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於1936年12月17日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父母是來自義大利的移民。他是五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小時侯聰明伶俐,非常虔誠,喜歡跳探戈。
1952年:宗教的召喚
年輕時的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拍攝日期不詳。
年輕時的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拍攝日期不詳。 Jesuit General Curia, via Getty Images
16歲那年的一天,豪爾赫正趕著去見朋友,但在路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若瑟大教堂時,想進去看看的強烈慾望讓他停了下來。他說,進入聖殿後的感覺好像是「內心被什麼人抓住了」似的,他還說:「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當神父。」後來,他進入了神學院。
1969年:被授予聖職
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左二站立者)與家人在一起。
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左二站立者)與家人在一起。 API/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經過了13年的學習後,豪爾赫·馬利奧·貝爾格里奧被授予神父聖職。
1973年:耶穌會領導人
廣告
貝爾格里奧成了神父團體耶穌會的阿根廷領導人。阿根廷當時正處於一場「骯髒戰爭」的動盪之中,多達3萬人被執政的軍政府酷刑折磨、殺害或「失蹤」。後來有人指控貝爾格里奧沒有採取什麼行動保護兩名持反政府觀點的神父,那兩人遭到了政府的綁架並遭受了酷刑。貝爾格里奧否認了那種說法,並表示他為保護神父和其他人曾在幕後向軍官們施壓。
1979年:流放
貝爾格里奧的耶穌會領導人任期以爭議告終,批評人士指責他的管理方式專橫。他實際上被教會當局流放,先被派到了德國的法蘭克福,後又被派到了阿根廷的科爾多瓦。
1992年:意外的主教任命
貝爾格里奧樞機主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教區居民見面。
貝爾格里奧樞機主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教區居民見面。 Claudia Conteri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貝爾格里奧被意外地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教區的輔理主教,讓他的流放生涯告一段落。六年後,他當上了大主教,並專注於關懷、服務窮人。他在2001年被任命為樞機主教。
2013年:第一個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
方濟各在當選教宗幾分鐘後在聖彼得大教堂前向人群揮手致意,攝於2013年。
方濟各在當選教宗幾分鐘後在聖彼得大教堂前向人群揮手致意,攝於2013年。 Gregorio Borgia/Associated Press
教宗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問題辭職後,方濟各當選為教宗。方濟各試圖讓教會避開墮胎和同性戀等容易引起分歧的問題,將教會的注意力轉向氣候變化、貧困,以及移民問題。他成為教宗後的首次出訪是去義大利的蘭佩杜薩島,該島已成為尋求避難者和移民的燈塔。
2014年:處理性侵問題
廣告
為設法解決教會神職人員的性侵醜聞,方濟各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性侵受害者,並尋求追究主教們的責任,但這項努力最終失敗了。
2014年:美國與古巴恢復關係
方濟各在幫助美國和古巴恢復了外交關係後訪問古巴,攝於2015年。
方濟各在幫助美國和古巴恢復了外交關係後訪問古巴,攝於2015年。 Daniel Berehula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美國與古巴在斷絕外交關係幾十年後首次恢復了外交關係。外界認為方濟各在幫助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消除分歧方面發揮了作用,促成了這一歷史性突破。
2015年:呼籲採取行動保護環境
方濟各發布了第一個關注環境問題的通諭。這個題為「Laudato Si」(讚美你)的通諭呼籲保護環境,譴責了全球資本主義剝削窮人的過度行為。
2015年:照管美國信眾
方濟各2015年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讓他成為第一位這樣做的教宗。
方濟各2015年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讓他成為第一位這樣做的教宗。 Zach Gibson/The New York Times
方濟各在為期六天的訪美期間,成了第一位在國會發表演講的教宗。
2016年:與川普的爭執
廣告
方濟各曾多次要求抵抗民族主義。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他曾暗示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因為川普喜歡築牆而不是架橋。川普的回應是:「宗教領袖質疑一個人的信仰是可恥的。我為自己是一名基督徒而感到自豪。」
2017年:訪問埃及
方濟各在埃及開羅與艾資哈爾大伊瑪目謝赫艾哈邁德·泰伊布舉行會晤,作為改善與其他宗教領袖關係的努力之一。
方濟各在埃及開羅與艾資哈爾大伊瑪目謝赫艾哈邁德·泰伊布舉行會晤,作為改善與其他宗教領袖關係的努力之一。 Gregorio Borgia/Associated Press
方濟各曾尋求與其他宗教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尤其是在天主教徒有受迫害風險的地方。他在開羅的一個會議上譴責了「蠱惑民心形式的民粹主義」和披著虔誠外衣的暴力。
2018年:與中國達成協議
方濟各與中國政府達成了一項臨時性協議,結束了梵蒂岡與中國幾十年來圍繞主教任命的權力鬥爭。該協議讓教會在中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也讓中國政府任命的七名主教得以合法化,批評人士稱這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2019年:推動保護未成年人
為防止神職人員的性侵行為,方濟各曾在2019年主持了一個為期四天的峰會。圖為會議期間,性侵受害者在羅馬舉行遊行。
為防止神職人員的性侵行為,方濟各曾在2019年主持了一個為期四天的峰會。圖為會議期間,性侵受害者在羅馬舉行遊行。 Alessandra Tarantino/Associated Press
方濟各發布了幾十年來教會對性侵危機的最全面回應。教宗通諭要求世界各地的教會官員向上級教會報告性侵案件和試圖掩蓋這些案件的行為,但並未要求教會官員向警方報告性侵行為,這個遺漏激怒了受害者。
2019年: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
廣告
來自亞馬遜地區的主教們在一次會上建議方濟各允許在南美洲偏遠地區授予已婚男性神父聖職。雖然方濟各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持開放態度,但他最終擱置了這個提議。
2020年:大流行病期間的祝福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方濟各在幾乎空無一人的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發表演講,迎接耶穌受難日,攝於2020年。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方濟各在幾乎空無一人的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發表演講,迎接耶穌受難日,攝於2020年。 Nadia Shira Co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那年復活節前的星期五,方濟各在夜幕中幾乎空無一人的聖彼得廣場發表了祝福,呼籲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義大利當時面臨著導致大量死亡的新冠病毒暴發,處於封控狀態。
2022年:向原住民道歉
方濟各在加拿大與原住民領導人見面討論了教會在政府開辦的寄宿學校中起的作用,原住民兒童曾在這些學校受到虐待。
方濟各在加拿大與原住民領導人見面討論了教會在政府開辦的寄宿學校中起的作用,原住民兒童曾在這些學校受到虐待。 Ian Willm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方濟各在訪問加拿大期間懇求加拿大原住民原諒基督徒對他們犯下的「罪惡」。他還對教會在加拿大政府開辦的寄宿學校中起的作用表示道歉,原住民兒童在那些學校裡遭受了虐待,許多人不幸死亡。
2023年:努力讓女性參與
廣告
方濟各召開世界各地的主教會議,首次邀請了女性及平信徒作為投票成員參加。這次教會會議引入了對教會來說最敏感的一些話題,包括女性在教會的作用、神職人員的獨身制度和婚姻狀況問題,但並未改變有關的政策。方濟各在會後表示允許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
2025年:逝世與遺產
週一上午7點35分,方濟各逝世,不到一天前,他剛為在聖彼得廣場參加復活節彌撒的信徒們祝福。週日,他出現在陽台上時看上去體態虛弱,在祝福了人群後,他請梵蒂岡的一名助手代表他向人群發表了講話。
方濟各在此前幾個月裡一直努力應對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導致他住院數週的嚴重呼吸道感染。
他留下的遺產是包容和行動主義,他經常發表講話支持移民和邊緣群體,呼籲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