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汽车 APP 好不好用?用这 5 个角度一分析就懂!
大家好啊!平时咱们看汽车资讯、选车买车,总会打开各种汽车 APP 或网站,比如易车、太平洋汽车网、汽车之家这些。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有的用着特顺手,有的总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就用简单的话,跟大家聊聊怎么判断一个产品好不好用 —— 其实用 “用户体验五要素” 这把 “尺子” 量一量,就清楚啦!
先搞懂:用户体验五要素是啥?
说白了,就是从 5 个层面看产品,从 “为啥做这个产品” 到 “按钮长啥样”,一层比一层具体。咱们一个个说:
- 战略层:最根本的,就是这产品想解决啥问题?用户最需要啥?比如有的汽车网只想好好做资讯,有的还想帮你处理违章、找二手车。
- 范围层:为了实现战略,它得有哪些功能?比如能看评测、能询价、能查违章,这些都是具体的 “服务清单”。
- 结构层:这些功能咋组织的?比如 “选车”“报价”“经销商” 这些功能,是按啥顺序排的,能不能让你一眼找到想用的。
- 框架层:页面咋布局的?比如搜索框放哪儿,导航栏在顶部还是底部,按钮多大。
- 表现层:长得咋样?按钮够不够大、颜色顺不顺眼、用着会不会点错,这些都是直观的感受。
实战举例:汽车网站们差在哪儿?
光说理论太干,咱们拿几个常见的汽车网站举例,用这 5 个层面扒一扒它们的区别。
1. 战略层:目标不一样,方向就不同
比如太平洋汽车网,它的核心是 “做汽车资讯”,自己的编辑写文章,内容比较统一,但可能不够多样。
而易车呢?它不光做资讯,还想做 “服务”—— 比如帮你查违章、充油卡、找二手车实体店,甚至让自媒体来写内容,这样资讯就更多样。
汽车之家更猛,想把整个汽车产业链都串起来,从买车、用车到养车,甚至金融服务都包了,想当一个 “大平台”。
你看,一开始的目标不一样,后面的功能和体验肯定就差远了。
2. 范围层:功能多不多,全不全?
战略定了,就得看具体有啥功能。
太平洋汽车网和易车在基础功能上差不多,都能看评测、询价、找经销商。但易车多了不少 “加分项”:自己的二手车平台、查违章、保养提醒这些用车服务,太平洋就没有,它更专注于传统资讯。
汽车之家又多了点花样,比如能视频直播看车、拍照识车(对着车拍一下就知道型号),还有热搜提示,告诉你大家最近都在看啥车,这些太平洋也没有。
3. 结构层:功能排得合理吗?
功能再多,排得乱七八糟也没用。比如导航栏的顺序,就能看出侧重点。
易车的导航栏是 “选车→报价→经销商→口碑→二手车”,一眼就知道它想帮你解决 “怎么买车” 的问题。
太平洋是 “文章→找车→优惠→经销商→论坛”,更偏向让你先看资讯,再慢慢找车。
汽车之家把 “服务” 项放在显眼位置,毕竟它想做全产业链,所以养车、金融这些功能的位置都很突出。
4. 框架层:页面布局顺不顺手?
这层就看页面设计了。比如大家都把导航栏放顶部,但细节不一样:
易车的导航按钮做得特别大,还用网格分开,手机上点的时候不容易错,适合触屏操作。
太平洋的导航按钮小一点,布局更紧凑,可能更适合电脑端看,但手机上用就差点意思。
还有搜索框,易车能在当前页面直接输入,还会记着你最近看过的车,太平洋就得跳转到新页面才能搜,麻烦一点。
5. 表现层:长得好看,用着舒服吗?
最后就是直观感受了。比如颜色搭配、按钮大小、字清楚不清楚。
易车的资讯分类特别细,“要闻”“新车”“评测” 分得明明白白,视频还标着时长和播放量,你一看就知道这视频值不值得点。
汽车之家的直播功能界面做得很清晰,不像有的平台乱糟糟的,看着就有想点进去看的欲望。
太平洋在这方面就传统一些,页面设计偏老,内容堆得有点密,长时间看容易累。
从数据看:大家更喜欢用哪个?
光说体验不够,数据更实在。
比如月活跃用户,汽车之家有 1800 万左右,太平洋只有 100 万上下,差了 18 倍!大家平均每天用汽车之家约 30 分钟,用太平洋约 20 分钟,说明汽车之家更能留住人。
用户群体也有意思,这几个平台的用户基本都是男性(90% 以上),年龄在 24-40 岁,都是正打算买车或关注车的人。
总结一下:怎么判断一个产品好不好?
其实不管是汽车 APP,还是其他产品,都能从这 5 个层面看:
- 先看它想解决啥问题(战略层);
- 再看有哪些功能(范围层);
- 功能排得合不合理(结构层);
- 页面布局顺不顺手(框架层);
- 最后看长得舒服不舒服(表现层)。
这么一套看下来,你就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有没有用心做,值不值得用了。下次你再打开一个 APP,不妨试着用这 5 个角度品一品,说不定能发现不少门道呢!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再走呀~